今年以来,东坡区就业局、农民工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通过搭建多种类、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脱贫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完善服务网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及时比对区脱贫办、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镇数据信息,动态掌握脱贫人员就业状态,开展精准就业服务。争取资金260万元,建立164人的村级人社服务队伍,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求职应聘,向劳动者推送区内岗位信息,重点收集农村脱贫劳动力培训、创业、就业意向,开展就业帮扶。
二是建立基本信息库。采取“组采集、村录入、镇导入”的方式,全面掌握辖区内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的数量、个人基本情况、转移就业情况等信息,共采集农村劳动力信息37.1万余条,截至目前已更新5万余条,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1776人。
三是精准推岗就业。与各镇、区经信局、区商务博览局、区住建局等行业主管部门互通信息,定期收集汇总企业用工信息,建立企业用工台帐,对动态摸排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脱贫劳动力开展“一对一”岗位推送服务,做到务工意愿与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匹配。
四是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充分利用“眉山市人力资源网”“四川公共招聘网”、眉山市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新媒体资源,每日发布、更新企业用工信息。今年以来,共举办线上线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场招聘、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五送下乡”专场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65场,为脱贫劳动力、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就业岗位3.6万余个。其中,区就业局10月20日在秦家镇开展“就业优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场招聘会”,将岗位送至脱贫劳动力家门口,现场为200余人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意愿登记等服务。
五是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全区各行政村保洁、保绿、保安、守护森林等岗位类别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实行兜底安置。今年以来,全区在13个镇开发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员566人次,发放补贴369.6万元。同时,加强监管,健全公益性岗位监督制度,督促各用人单位(镇、村)建立日常台帐,进一步规范上岗时限,区人社局会同派驻纪检组定期实地检查上岗情况,做到动态监管,适时调整。
六是鼓励企业吸纳贫困户务工。结合东坡区机械制造、医药、泡菜三大产业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深入企业调查用工岗位需求,将岗位信息及时传递到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体。精准对接岗位技能要求不高的企业,为贫困家庭提供岗位,协助企业开办扶贫车间作为贫困劳动力吸纳就业载体,鼓励专业合作社、规模农场、政府性投资项目开发扶贫岗位。推荐区内龙头企业茂华食品、富生电器2家企业为全省就业扶贫基地,认定享受吸纳重点群体税收优惠企业5家。为3家企业发放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奖补资金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