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关于眉山市东坡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责任编辑:东坡区发展和改革局 文章来源:东坡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日期:2023-02-08 点 击 量:

——2023年1月29日在眉山市东坡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眉山市东坡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黄 山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区政府带领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宏观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稳健运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2.3亿元、增长5.2%(同比,下同),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具体指标见附件)。

一、全区202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举全力稳住经济大盘。认真吃透上级政策。中央、省、市出台系列稳增长若干政策后,通过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经济运行分析会、政策专题研究会等形式,认真传达学习国家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及“6方面33项措施”、四川省“6方面30项措施”、眉山市“决胜四季度专项支持政策”等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并分财政、金融、税收、投资消费、产业链供应链、基本民生等行业领域进行政策专题研究,全面吃准吃透上情。进行密集运行调度。先后以区委财经委员会、经济运行调度会、锻长补短指标研究会、决胜收官战工作推进会等会议形式,专题研究部署经济工作20余次,全面梳理全区经济运行情况,找准经济运行问题短板,及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将稳经济增长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位,为全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决策参考。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结合东坡区实际陆续出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十条措施》《眉山市东坡区“冲刺八十天、决胜收官战”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等20余个稳经济增长区级配套政策,有力有序开展“拼搏五个月·夺取全年胜”“冲刺八十天、决胜收官战”“锻长补短”等攻坚行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出台的一系列稳住经济增长有关决策部署,实现全区经济运行平稳有序。2022年,我区获评中国西部百强区、排名第47位,获评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第98位,被省发改委列为全国百强区培育对象。

(二)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聚焦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的决定》《眉山市东坡区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永丰片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恢复耕地6086亩,实现耕地净流入233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14万亩,完成“东坡永丰”“眉州永丰”“永丰村”品牌打造,完成粮食播种58.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9.9万吨,建成杂交水稻育种基地,成功申报国家级制种大县。全年出栏生猪52.1万头、存栏37万头,万家好获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正大300万只蛋鸡项目达到满产,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蛋品生产加工基地,日产蛋量达150吨。柑橘年产量64万吨,总产值41.8亿元,中国(西南)晚熟柑橘交易中心全面竣工,规模和效益全省领先。蜂产品年产量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全年一产增加值66.3亿元、增速4.8%。工业经济稳中向好。“3+1”先进制造业体系快速壮大,全年全口径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53.2亿元、增加值增速11.8%,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80户。眉山“中国泡菜城”、眉山经开区新区、甘眉工业园区南区三大园区全年分别实现工业产值140亿元、42亿元、35亿元。“东坡泡菜”销售收入达到220亿元,荣登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29位、品牌价值108.1亿元,价值评价再攀新高,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认定为全省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伊诺达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威饲料等11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蒙牛成功创建国家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吉香居获评全省工业质量标杆企业和工业设计中心,千禾味业、中车眉山公司纳入全省“贡嘎培优”企业,11家企业建立“两化融合”贯标体系。第三产业加快复苏。成功举办“2022第十三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现场签约金额达到320亿元,“东坡味道”餐饮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创成2022年四川省会展创新发展引领区。整合各类资金7000万元开展惠民促销系列活动,拉动消费近12亿元,全年实现社消零总额226.3亿元、增长1.8%,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3户、规上服务业企业10户。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存贷款余额全市占比超40%,获评全国普惠金融示范区。成功获评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东坡醉月地”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京东智能城市(东坡)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区实现网络零售额34亿元、增长8%,居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266.3亿元、增长3.5%。

(三)开放合作汇聚新动能。区域合作亮点纷呈积极抢抓成渝双城、成眉同城等重大国省战略机遇,与彭山区新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储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20个、总投资351.24亿元。新签约成眉同城项目28个,协议金额139.45亿元,其中,“1+3”产业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个。市域铁路S5线、天眉乐高速、川大眉山校区相继开工建设,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省儿童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眉山市妇幼保健院正式开诊,获批全省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跨区域通办服务专窗,实现64个事项“跨省通办”、130个事项“川渝通办”、115个事项成德眉资无差别受办。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聚焦先进制造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常态化开展制造业招商攻坚,成功引进全区首个院士项目川宇健维,全年新签约项目40个、签约金额193.7亿元,其中制造业(含生产性服务业)项目39个,协议金额190.9亿元,“1+3”产业项目16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个。累计到位资金198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50亿元、制造业到位资金85亿元。在“春季攻势”行动及全省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第二季)中均超额完成项目新签约、合同总金额、实际到位资金等目标任务,全市评比中获得“红榜”3次。营商环境提标升级建成投用区市民服务中心,设置40个综合窗口、整合30个部门服务,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提速80%,一次办结事项数占比100%。推行新开办企业印章免费刻制、群众办事材料免费打印、办事材料及结果免费寄递“三免政策”,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全年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151万元。打造重大项目服务专区,形成专员服务、专家“坐诊”工作模式,为重大项目审批报件畅通绿色通道。

(四)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城市建设快推进保障建设用地4800余亩,全面提速城市新中心建设,城市艺术中心、太和公园、18条市政道路等项目同步开工建设。全面启动38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改造100个。主城区公共事业机构、物业小区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新建集镇污水管网3公里,9个乡镇农贸市场达标提升项目完成总体形象进度70%,完成4个乡镇级片区市政专项规划编制。小北街特色商业街区更新改造效果初显,东坡湖健身步道工程“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一期”项目开工实施,诗碑体育公园顺利投用,公园个数达65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4平方米。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天府大道眉山段全线贯通,环城公路南环线东段等干线交通项目已实现竣工通车,汤坝航电主体竣工,张坎航电项目前期工作快速推进,新(改)建尚蒲路、彭崇路、万盘路等道路13条,建成“四好农村路”66公里,对外“三高三铁四快一水”、对内“连城到镇、通村达户”交通新格局全面形成,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乡村振兴加快实施。成功入围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创成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区,万胜镇被命名为“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富牛玉龙村、复兴长山埂村获评全省农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常态化做好9084户27415名脱贫人员动态监测,解决脱贫人口就业13324人,发放各类保障救助资金8343万元,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人均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15.5%、21.8%。完成乡村级片区规划,划定3个中心镇、1个副中心镇,33个中心村。建成镇级快递物流运营中心13个、村级邮快驿站125个,打造崇礼、万胜、永寿、太和4个“乡村电商”示范点,5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入选全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5元、增速6.3%。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全区11条市级考核河流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体标准,全区天气优良率达77.5%,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有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新(改)建无害化厕所1.2万户,建成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28个。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6%、100%,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97.88%、92.78%。

(五)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项目谋划量质齐飞。全区共储备2023年拟实施500万以上项目357个、总投资1766.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60个、总投资465.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76个、总投资482.9亿元;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71个、总投资247.9亿元;房地产项目50个、总投资570.5亿元。储备2023年省市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37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3.4亿元,“挂图作战”项目50个、总投资50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1.8亿元。储备中省预算内项目37个、总投资80.46亿元,拟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10.25亿元;储备债券项目47个、总投资259.25亿元,拟争取债券资金79.74亿元。项目推进争分夺秒。2022年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448.4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94.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4.1亿元、完成率130.9%。实施50个“挂图作战”项目,总投资798.5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13.2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0.1亿元、完成率106.1%。川大眉山校区、钢构智造、昊阳国际等12个省市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汇宇生物、威力生、申唐食品等8个省市重大项目已竣工。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建立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全力保障项目土地、能耗、资金、用工以及水电油气运等要素,全年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305亩、闲置土地1104亩、完成征地拆迁9800亩,共争取到位上级资金30.3亿元,为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和用地保障。圣寿110kV变电站等电力项目开工建设,有序推进眉山西500kV变电站、眉山铁西220kV变电站、长征110kV变电站等重大电力项目前期工作,成功完成南环线、文庙至爱国变电站等电力线路新建迁改工作,协调解决新增天然气138万立方米/年指标,及时满足企业和项目用电用气需求。出台固投“红黑榜”考核办法,拿出专项资金对社会投资项目季度均完成额达到目标任务或月均投资额高于平均周期110%以上的项目和新开工社会投资项目总投资金额超0.5亿元的项目进行奖励。

(六)社会民生得到新改善。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全区2022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9万人,参保率达98%,为36097名困难人群代缴医保资金839.4万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3亿元。有效解决723家企业1.7万个用工缺口,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6%。建成全省首个和谐劳动关系东坡文化宣传推广基地,“苏小妹”被认定为区级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完成新冠疫苗接种52.14万剂,拨付金额518.7万元。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建成投用东坡二幼等5所主城区公办幼儿园及眉师附小崇礼校区,新增学位6450个,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5+2”模式全覆盖,高考重本率、本科上线率连续26年全市第一。集成打造思蒙、万胜区域医疗次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化整合为16家,开通400家定点药店、130家医疗机构跨省门诊直接结算业务。白虎滩社区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龚村养护中心成功创建四川省第一批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建成全市首家公办民营托育机构,新建托育机构8家、新增普惠性托位660个。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1533”模式全省交流,创成“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基层治理不断优化。扎实开展“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街长制”工作,顺利通过“双创”年度复检。全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绩效评价获“优”。太和镇四维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四川省第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创新探索纠纷化解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专职+兼职”“互联网+信访”“督察+信访”工作模式,建成矛盾纠纷个人调解室5个,成功打造“张成”“范大姐”等群众信得过、叫得响的个人调解品牌。办结12345工单35227件,按时办结率99.98%、满意率94.38%。深入开展“磐石”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推行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治安、刑事警情分别下降16.8%、23.8%。在全省率先开展纠纷化解“最多访一次”改革试点,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6%。风险化解稳步推进。成功应对“9.29”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实现2天内社会面清零、6天内解除静态管控,眉山“9·29”疫情防控工作获得省委书记肯定性批示。开展燃气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自建房等专项整治,及时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顺利通过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巡查考核。办结信访件1617件,信访“三率”有效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成功处置“博美云商”“中海名城”等涉稳维权群体聚集风险16个,防范处置个人极端风险23起,坚决守住5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

二、全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2023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区第六次党代会和区委六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市区一体、双区协同、跨江东进”为战略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四片共兴”为发展路径,以“接续乡村振兴、再造产业东坡、奋进全国百强”为主攻方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争创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东坡现代化建设。

(二)预期目标。2023年,坚持以GDP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为目标导向,确保GDP增长7.6%以上,投资、消费、外贸保持稳定增长,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招商引资、城镇化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各项指标持续向好,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民生和社会事业逐步改善。

三、全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一)聚焦经济企稳回升,奋力提升东坡综合实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持续推进“7+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45”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体系建设。从严管控“非粮化”、坚决遏制“非农化”,坚决完成耕地恢复补充任务,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73万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推广林下套种大豆模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58万亩以上,产量30万吨以上。发挥生猪主导产业优势,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2023年生猪出栏51万头。水果和蔬菜产量分别达到64万吨和73万吨以上。水产、蜂业和禽蛋3个特色产业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大力创建省级现代水产种业园,支持区稻菜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实施制造强区战略。加大工业22条政策扶持力度,力争“3+1”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泡菜食品产业突破165亿元。区属12户市重点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户。强化工业企业培育力度,支持吉香居等企业上市,力争全年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1户以上。工业投资完成83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营收增速10%以上。加快推进尚义镇万华片区年产30万吨氰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中国“泡菜城”争创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眉山经开区新区申报认定化工园区,支持甘眉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眉山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年”行动,补齐多式联运服务缺口,推动2家以上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扩大“约惠东坡·乐购生活”眉山消费品牌影响力,联合汽车、家电、餐饮、零售等行业商家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发放消费券不少于2000万元。巩固推进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会展创新发展引领区创建成果,持续擦亮“东坡泡菜”品牌。加快东坡水街提升改造,打造2个以上消费新场景。积极谋划2023第十四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东坡马拉松等重大节会,不断提升节会品牌影响力。高标准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推动商贸流通企业、电商产业向乡村延伸。不断提升“苏小妹”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全年培训家政从业人员500人以上。抓好企业培育与升规入统工作,力争全年升规入统市场主体52家以上。确保三产增加值增长8.3%。

(二)聚焦天府粮仓建设,坚决扛起重大使命担当。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的“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为根本遵循,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以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为引领,对照“天府粮仓”永丰核心区五张清单全面推进片区建设。启动好味稻合作社功能提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示范带、乡村回忆美田弥望等19个项目工作,重点推进3100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天府粮仓”研习院、科技小院等10个项目建设,确保推进有成效,形象有呈现。建设水稻专家大院,聘请专家教授建立专家技术咨询团队开展水稻种植技术及品种培育研究,最大限度保地保粮。全面完成制度建设、调查摸排等4类19项工作,稳步推进村集体经济联合体建设、耕地保护等8项创新改革,细化编制片区道路交通、水利设施、风貌改造等13个专项工作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高起点推动“天府粮仓”核心区成型起势。

(三)聚焦三苏文脉传承,凝心聚力弘扬东坡文化。以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为重点,推动三苏祠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加快申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持续巩固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高标准编制三苏遗址遗迹保护规划,加强蟆颐山、短松冈、连鳌山等三苏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完成盘鳌万年台维修、眉州武庙抢险加固工程,推进大旺寺白塔亮化工程。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持续开展活态传承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产生活、焕发生机。持续巩固“书香东坡”全民阅读品牌、“百坡文化课堂”公益培训品牌和心连心艺术团走基层文艺巡演品牌,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品牌融汇”核心标识。提升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力争2023年完成区文化馆改造提升。

(四)聚焦双城同城建设,一以贯之推进开放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双城”。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在重点领域以点带面突破与重庆合作,深化产业融合、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强化与涪陵榨菜集团抱团发展,联合打造世界级泡(榨)菜产业高地。深化眉山经开区新区与涪陵高新区医药产业合作,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助推两地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深化与重庆大学战略合作,推进一批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生产实训基地等产学研平台建设。联动彭山区、甘眉工业园区,主动服务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共同打造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积极融入天府大道科创走廊。纵深推进成眉“同城”。加快推进市域铁路S5线、天眉乐高速、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新峨高速等成眉间标志性交通项目建设,抢抓成昆铁路全线开通契机,实现成眉间每日开通动车110列以上。深入分析成都产业溢出效应和成德眉资同城效应,积极探索与成都相关产业园区建立项目合作机制。与成都市郫都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农产品“生产+配送”基地,依托郫都区“中国川菜产业城”与眉山“中国泡菜城”,推进川菜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四川省儿童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川大眉山校区建设,完成一期项目主体封顶。积极推进新时代国际友城工作,协同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强化项目招引质效。聚焦泡菜食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重要赛道,瞄准三强企业、上市公司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全力招引链主企业、领航企业和延链补链项目,配套引进研发设计、平台运营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积极探索中介招商、基金招商模式,持续深化与“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专家联谊会”合作,在全国糖酒会、西博会等重大节会活动中开展产业推介。确保2023年签约项目合同金额24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力争新落地“三强”企业、投资2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动“苏心办”应用范围,逐步将“苏心办”向基层延伸。加快数字赋能和拓宽电子证照运用场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深化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拓宽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打造范围。继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行重点企业“服务绿卡”和重大项目专班制度,精准服务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完善12345政务热线办理机制,提升涉及营商环境投诉工单的派发处理效率。

(五)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形成全域协调格局。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市新中心“南都会”建设,完成城市艺术中心、太和公园主体工程,确保18条市政道路、太和公园湖区景观全面竣工,太和老街核心区开街运营。持续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确保年内老旧小区改造130个、电梯30余个,开工建设智慧停车位300余个、充电桩120个。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内涝治理和管网改造,改造污水管网、城镇燃气管网各10千米,将小北街为民巷片区打造为城市更新示范片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持续巩固9137户脱贫户、监测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同步做好省内对口帮扶茂县相关工作。抓好晚熟柑桔产业集群、冷链物流、种子烘干、水产种业园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加快落实永丰片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强化试点示范创建引领。深化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力争88%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5万户。继续推进中心镇创建,培育新一批百强中心镇,进一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成乐高速扩容东坡段与南环线西段交汇处松江互通建设,强力推进南环线西段剩余4.5公里建设,确保2023年9月实现竣工。全力做好总投资2.5亿元东坡区2022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和总投资6.5亿元东坡区西山乡村旅游产业路相关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继续推动全区危(病)桥、漫水桥整治,加快推进张坎航电枢纽前期工作,力争在2023年底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六)聚焦美好生活需求,全面推动社会事业进步。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成都中医药大学眉山医院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四川省儿童医院二期项目建设,打造高水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落实健康东坡17项专项行动。启动城南片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建3个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持续巩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成果。加快打造“1+N”东坡特色托育模式,新增托位200个,争创省级婴幼儿照护优质服务县。全面加强民生保障。突出办好10件人大票决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全区20件民生实事。落实稳就业政策,着力抓好脱贫人口、城市低收入群体、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新增城镇就业0.91万人以上。进一步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工作,加快完成职工门诊共济政策落地,进一步提高参保群众普通门诊待遇水平。加快推进大石桥S—9、尚义西堰二期、崇礼第四期、富牛安置区、永寿安置区、太和安置区以及高新区安置房二期等安置房建设,确保征迁群众妥善安置。优化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川大眉山校区建设,建成公办中小学2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巩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成果。稳步推进体育惠民工程,新建体育公园2个、篮球场和足球场8个,加快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为13个镇、68个行政村更新体育健身器材321件。加快推进眉山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物分类整治专项行动,确保臭氧、PM2.5年平均浓度双下降,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0天,空气质量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100位。加大毛河、醴泉河、鲫江河、通惠河流域治理力度,确保24条河流水质持续改善、11条市级河流稳定达到优良以上水体。积极推进危废物联网监管试点工作,全力防范土壤安全风险。加快编制《东坡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全力挖掘东坡生态优势和亮点,不断提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能力和水平。推进中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做好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准备。

(七)聚焦底线红线意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及时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做好中央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的调适工作,逐步由“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上转变。统筹做好医疗物资储备投放、疫苗接种和救治服务等工作,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拉紧经济安全链条。紧盯投资、债务、金融等经济领域风险,健全完善风险研判、工作预警机制,严防各类风险产生交叉耦合。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基础台账,及时掌握各风险点动态情况,采用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工作模式,有效阻断不同领域风险转化,确保风险防范在源头。提升社会稳定能力。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宗教势力颠覆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反渗透、反策反、反窃密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摸排工作,重点关注征地拆迁安置、拖欠民工工资等重点领域不稳定问题,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以“零容忍”的态度对生产企业、房地产业、建筑工地等领域开展不间断“拉网式”“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治理措施,督促整改单位按要求及时整改。抓好粮食安全保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争取进入全市优秀行列。全面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健全物资保障工作机制,增加防控物资储备数量,做好常态化生活(救灾)物资保障工作,确保全区粮食系统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1.东坡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表

   2.东坡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


附件1

东坡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年计划

2022年完成

绝对值

±%

绝对值

±%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7.8

5.2

2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

%

5

4.8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10.5

11.8

4

建筑业增加值增速

%

5

4

5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

8.5

3.5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12

-0.8

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6

24.3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9

1.8

9

先进制造业营收增速

%

20

-5

10

“1+3”产业营收

亿元

147

95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30

26

12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速

%

20

2

13

工业投资增速

%

13

1.4

14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

198

198

15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

%

25

34

16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

%

7.8

5

17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220

220

18

“味在眉山”销售收入

亿元

485

487.9

19

城镇化率提高

百分点

1.5

1.5

2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9

6.3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8.5

4.5

2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0.87

1.05

附件2

东坡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23年计划

绝对值

±%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7.6

2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

%

5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11.7

4

建筑业增加值增速

%

5.2

5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

8.3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10.5

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8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9

9

先进制造业营收增速

%

20

10

“1+3”产业营收

亿元

145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32

12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速

%

20

13

工业投资

亿元

83

14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

200

15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元

15

16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

%

7.4

17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245

18

“味在眉山”销售收入

亿元

492

19

城镇化率提高

百分点

1.5

2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8

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7.5

2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0.91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234号 网站标识码:5114020004
主办单位:中共眉山市东坡区委办公室 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app下载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