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眉山市东坡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文章来源:系统导入 发布日期:2015-04-22 点 击 量: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323.07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37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94.13亿元,同比增长1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73亿元,同比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公共财政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12.36元,同比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366元,同比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41元,同比增长10.1%。

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是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泡菜食品、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比重达53.4%,排名前十的纳税大户中有4家属于泡菜食品企业。

二是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造纸企业“退二进三”政策,阳光纸业、五江纸厂等13家造纸厂被淘汰关停。三是园区工业后劲增强。富生电器、汇源果汁等项目相继签约并开工建设,润泽医药药品、医疗器械项目相继落户,全年共新引进规模以上企业9户。四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认真落实省、市小微企业扶持鼓励政策措施,全区新增四川著名商标1件、四川名牌产品5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成功创建;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专利的企业达42家;新增13家规模以上企业。五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6个百分点;工业入库税金3.09亿元,实现利润19.3亿元。

(二)农村经济活力显现。一是粮食持续增收,总产量达41.18万吨,水稻种植和产量稳居全省第二位。二是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蔬菜播种面积48.52万亩,名列全省第二;优质水果种植面积达29.65万亩;生猪出栏120万头;实现水产总产量3.32万吨;蔺草种植面积达3.5万亩;林下经济面积达5.7万亩。三是农村改革步伐加快,土地确权工作稳步推进,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58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社111个;为5.2万亩蔬菜提供了5700万元的保险保障。四是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投入,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新建高标准农田5.1万亩;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生产观光干道8.88公里建成通车;在泡菜原料基地建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示范区1个,园区订单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完成12座病险水库加固,治理水土流失12平方公里,新建田间机耕道398公里,改造提灌站22座,推广农业机械1.01万套。五是统筹城乡步伐加快,新建思蒙镇铧头村和白马镇营盘村2个新农村综合体,白马龚村产村相融示范片初具雏形;全区新增城镇建成面积3.95平方公里,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1.32万人,转变为三产经营者或从业者7870人,新培育现代农业业主465户,转变为产业工人2.81万人。

(三)第三产业后劲增强。一是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商贸服务网点日益完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达147家,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二是现代服务业悄然兴起,400多家企业入驻以沐阳商贸和生活帮帮帮·快信电子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商务和信息平台。三是房地产消费平稳增长,成功举办玉龙半岛灯会、九巷十坊商业街等房地产营销活动,全年新开工商品房面积120.01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达121.73万平方米。四是旅游市场活跃,三苏祠及周围片区旅游消费初具雏形,成功举办了广济桃花节、悦兴樱花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全年接待游客达5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28%。五是金融服务业稳步推进,邓氏食品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展示,川金酒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成功挂牌展示;全年居民存款余额达907.67亿元,同比增长16.6%,个人贷款余额达215.44亿元,同比增长26.1%。

(四)项目投资再创新高。一是项目投资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4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6.8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1.47亿元。二是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十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3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22.41亿元的122.17%,十大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2.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55亿元的141.75%,全年新开工项目36个,加快建设38个项目,竣工投运项目32个。三是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尚义南门户完成投资0.96亿元,幸福美丽乡村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平稳推进,投资4亿元的区委党校片区、城南片区开发等城市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岷东大道、滨江大道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成绵乐高铁眉山东站投入运营,遂资眉高速接口道路建成。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5亿元,全年新引进项目2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五是向上争取资金成绩显著,全年向上争取到位项目99个,争取到位资金8.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75%。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教育建设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资助41200名困难学生2596万元;苏祠中学太和分校、东坡一幼等项目全面建成,青衣小学项目已开工建设;扶持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了16所普惠性幼儿园。二是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工作顺利推进。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补医,区级公立医院药品上网采购率达100%;全区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68家,其中非公立医疗机构26家;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各项药品零加价等指标均达到100%;慢性病、传染病、血吸虫防治等工作任务全部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灾后重建项目顺利建成,区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推进顺利;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78‰,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4‰。三是文体事业不断发展,提前一年实现乡镇与村级广播站全覆盖,完成全民健身路径、法治文化广场、龚村古戏台等项目建设。四是民政事业发展加快。新建、改建公办养老机构3所,民办养老机构4所,新增床位1526张,市区共建社会福利院、复兴敬老院等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民营投资建设的眉山市友情养老托付中心、眉州养老院、新星敬老院等项目已完工并投入运营。五是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0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9%。实施助残工程,直接惠及残疾人8000人,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750人,解决残疾人灵活就业4110人。

(六)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一是节能降碳工作不断加强,“万家企业节能”行动开展有力,10家企业完成全年节能目标,万元GDP能耗预计可下降2.1%。二是全社会节能意识加强,节能产品推广有力,节能审查稳步推进,完成86个项目的节能审查,各项财政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公共机构节能示范效应明显。三是环境保护力度加大,17起环境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31家“黑工厂”被依法取缔,984口盐渍池基本达到整治规范。四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醴泉河流域、东坡湖上游、农村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得到治理,东坡湿地公园建成并开园迎宾。

目前,全区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增长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企业效益偏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个别领域和行业系统性风险显现。

二、201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积极适应新常态,稳中求进、锐意改革,提质增效,坚持“8个着力”,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目标。建议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为:GDP确保增长8.5%,力争9%,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确保3.5%,力争4%,三产业增加值确保9%,力争9.5%;全社会固定投资任务20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确保增长9%,力争9.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确保8.5%,力争1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8亿元;旅游总收入实现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确保增长10%,力争1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9%,力争10%;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增速11.5%;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6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确保控制在5‰以内。

三、全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一)着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是打造泡菜食品产业名城,启动“中国泡菜城4A级景区”创建,新引进泡菜食品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竣工投产大有食品、恒星食品等项目8个以上。二是做大医药产业洼地,新引进医药及配套类亿元项目4个以上,新开工源泉生物、格林泰科等项目6个以上,竣工投产国为医药、森科制药等项目10个以上。三是打造机械电子产业基地,以南车、北车合并为契机,着力引进一批智能装备制造优质项目。四是加快科技创新和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抓好千禾味业技改等项目建设和惠通食品企业技术中心、龙蟒科技产学研合作联盟等研发中心建设;实施通威搬迁等技改项目70个,继续实施造纸企业“退二进三”政策。

(二)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稳定粮食生产,推动“千亿斤”粮食工程建设,继续稳定粮食总产量41万吨以上,确保产粮大县地位。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实施品种改良,鼓励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三是抓好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科技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建设,起好带头作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转型。四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生产活力,力争培育出农业专业大户450户、注册家庭农场20户、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2家。五是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鼓励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六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重点抓好白马湖水库、蓝妖庙水库建设工作和穆家沟水库建设前期工作。七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投入,统筹投放农业示范园区和扶贫连片开发等重点区域和领域,充分发挥好涉农资金效益,新建和完善“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个、幸福美丽新村11个。

(三)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一是着力打造城市综合体,提升城市商业消费业态,做好东坡湖南片区、区委老党校片区、原区委片区、崇礼片区开发建设,带动房地产消费。二是着力打造城市消费聚集区,以九巷十坊为依托,打造高铁特色餐饮消费区;以雕像国际、万景追梦城、五洲国际装饰博览城等为载体,打造生产生活多功能消费区。三是优先发展新兴先导性服务消费,以伟经物流等项目建设为依托,以电子商务为载体,打造酒店、餐饮、农副产品销售综合平台,加快电子商务进乡村步伐,促进养老健康消费、绿色产品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四是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消费,继续打造“五朵金花”,完善生态体验农庄等乡村旅游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区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消费精品。

(四)着力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一是强力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拉动经济平稳增长,重点抓好总投资10亿元的汇源果汁生产基地及西南配送物流中心、总投资8亿元的富生电器高效节能电机制造、总投资1.8亿元的东坡湖南片区土地整理项目及成都三绕东坡段等项目建设。二是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开区新区、泡菜产业园区、机械产业园区的吸引力,着力引进生物医药、泡菜食品、机械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项目入驻。三是深化开放合作,探索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民营资本投入生态环保、农业和水利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等公共服务业领域。四是积极组织申报项目,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三农”建设、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等7大投向,做好向上争取资金工作,争取到位资金10个亿。

(五)着力统筹城乡发展。一是依托省级新农村示范县建设平台,重点打造白马龚村产村相融示范片、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片,建设“文化乡村旅游型新农村”。二是加大省级统筹城乡试点县综合改革力度,加快推动农民实现“四个转变”。三是以白马、万胜、思蒙“百镇试点行动”为契机,加大集镇开发力度,积极构建城镇发展主框架。四是改善乡村道路交通状况,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打通和改造盘鳌等乡镇与临县的连接通道。

(六)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一是加快生态区建设进度,依托东坡岛湿地公园,提升城市形象。二是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开展醴泉河、思蒙河流域综合整治,建成崇仁、悦兴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站,投入500万元建设泡菜食品生产全程监控平台。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实施“绿海明珠、千湖之城”项目,建设盘鳌垃圾焚烧发电站。四是加强节能降碳工作,确保万元GDP能耗完成“十二五”目标。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全面完成十大民生工程,推进城镇危旧棚户区改造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乡镇4.59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推进金顶山公墓建设。二是抓好教育事业发展,完成青衣小学建设项目。三是抓好卫计事业发展,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打好血防阻断达标攻坚战,加快区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进度。四是加强社会保障和民政救助,促进社会力量养老助残、扶贫救助服务发展,推动白马养护院项目建设。五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培育更多的文化人才,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六是深化创业就业措施,加大就业指导和培训力度,扩大就业范围。

(八)着力社会风险防控。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建立健全社会风险防控机制,加大社会风险防控力度。坚持维稳跟着项目走,推进和完善重大项目风险评估,严控政府投资类风险。统筹安排好园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负债风险防控力度。加强区属内融资机构的监管。坚决打击非法融资集资行为,坚决打击网络谣言制造和散布行为。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234号 网站标识码:5114020004
主办单位:中共眉山市东坡区委办公室 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app下载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