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记东坡区大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小时疫情阻击战

责任编辑:东坡区卫生健康局 文章来源:东坡区卫健局 发布日期:2020-02-10 点 击 量:

1月29日凌晨2:30,本是万众欢庆的大年初五,可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的夜,眉山市东坡区大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杨志斌接到大石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福明电话:“杨院长,有紧急情况,你马上到办事处305室开会!”这是他自1月25日以来又一次夜里接到紧急任务。

他头天晚上11:50才开完一个紧急疫情处置会,刚躺下没多久。“难道昨晚那例疑似病例确诊了?”杨书记心里疑虑着,迅速驱车参加会议。

会上通报,突发了一起新的疫情:车辆厂一个职工伍某前几天到武汉参加过会,首次病毒核酸检测呈强阳性,需要对同他有过密切接触的人进行隔离观察。经区疫情防控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由街道与社区干部、派出所警察、网格员和大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共同组成处突队,1月29日早上6点前封闭密切接触者集中的同升小区和凯旋帝景两个小区,防止可疑接触者流出,造成疫情扩散;并按接触亲密度,分别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疫情就是命令,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围歼战打响了。

杨书记凌晨5点接到指挥部指令后,立即手机通知优秀共产党员何俊良、杜红梅和优秀护师雷艳、徐霞、肖婷迅速到岗备战。睡意正浓的她们一接到电话,没有犹豫,全部以最快速度赶到各自小区门口,坐上杨书记的车,奔向指定“战场”。

自抗疫以来,该中心就成立了共产党员先锋队,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时刻备战,电话24小时通畅,随时等候调遣。突击队员们在杨书记带领下,6点前赶到了指定位置,迅即开展工作:给小区人员测量体温,询问有无发烧、咳嗽等症状,有无外出武汉及外省等流行病学史,宣传防范知识,并进入小区开展环境消毒、垃圾消毒指导工作。天气阴沉寒冷,她们在小区门口持续工作,坚守外围防线。10:30,杨书记又接到指令:护送密切接触者到皓峰山庄集中留观。杨书记不顾疲惫,同何俊良一道,快速换上简易防护装备,开上救护车,逐个接上密切接触者,急速驶向皓峰山庄,于11:50安全达到,待返回单位时已是深夜0:45。

下午2:00,新的指令又到了。区指挥部指示:对筛查出有密切接触者的同升小区和凯旋帝景小区,及早开展入户健康调查,并逐个测量体温。杨书记得令后,立即安排曾经战斗过“非典”、有25年党龄的优秀党员吴智勤副主任,带上4名医务人员出战。

20分钟后,她们穿戴好有限、简易的防护衣帽到达同升小区,立即开展工作。此时阴雨霏霏,小区住户和周边的群众都尽可能地远离这“最危险的地方”,而她们,这些白衣战士,外穿亮绿色雨衣的“逆行者们”,却迈着坚定的步伐,义无反顾地踏进同升小区,快速分成两个突击组,按照名单逐户上门问询健康状况,测体温,做好登记台帐,并温馨地送上眉山市中医医院统一熬制、免费提供的预防中药汤剂。

她们轻轻地敲开一个又一个密切接触者的家门,虽然口罩遮住了她们的面庞,但从那双双温柔的眼睛,他们依然能感受到了善意和仁爱。

“零距离”接触密切接触者,这有多危险!谁会不怕被感染?她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不是神;她们都正值青春年华,家有老小,前途美好。但疫情面前,她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冒死向前,从容冷静地为这些密切接触者及其家人准确测量体温,用温和言语询问他们有无发烧、咳嗽等症状,有无流行病学史,并耐心开展科学居家隔离的防控知识宣教。密切接触者及其家人们,积极配合访视询问、居家留观,那一声声最真挚的“谢谢!”“辛苦了!”,真实地表达出了他们的心声。

华灯初上,她们总算顺利完成了上级交代对首批密切接触者的入户健康访视任务。

1月30日,下着毛毛细雨,空气湿冷。早上10:50,杨书记收到另一批密切接触者的名单,共70多名,他立即抽调6名医务人员,再次由吴智勤副主任带领,迅速踏进疫情隔离小区,按名单逐户上门开展工作,并将刚熬好的还带有温度的中药送到那些密切接触者手上。她们中有两名昨晚值守高速路口监测体温,刚换岗归来,还有两名刚下社区为返乡人员测量完体温回院,都来不及休息,主动请缨投入新的战斗。

她们毫无畏惧地穿梭在隔离区。楼房没有电梯,她们就步行反复上下楼,有3楼、5楼,还有6楼,从这栋到那栋,再到下一栋。以平均楼层3层计算,相当于她们要不停地爬高近100层楼!

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她们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额头冒汗,加上带着口罩不利于呼吸,更是气喘吁吁。但为了早点防止疫情扩散结束战斗,她们顾不上休息,累极了,才稍微驻足倚墙深喘两口,然后又快步奔向下一家。她们想用最快的脚步同新型冠状病毒抢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有效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健康!

在不停奔爬楼梯入户间,夜幕降临,由于穿脱衣帽费时费事,且衣帽在外无法消毒,为了大家的安全,她们没空喝上一口水,没空上一次厕所。她们闻到小区人家飘出的晚餐香味,饥肠辘辘,忍着疲惫的,拖着如同灌铅的、几乎麻木了的脚,推着中药,在黑夜中继续战斗在小区路间楼层,转战各个小区。

夜深了,队员们还没回单位。杨书记放心不下,赶紧处理完手中的活,来到队员们战斗的一线,同她们战斗在一起。22:30,当测到最后一个小区最后两户时,发现了异常情况:两户各有1人初筛体温偏高!检测的医务人员立即警觉起来,丝毫没有因疲惫而麻痹疏忽,而是一边耐心安抚被检测者,一边再次复测体温。后经多次反复用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复测,排除一人,确认另一人体温稍偏高,无咳嗽等不适症状。杨书记及时向大石桥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指挥长周文武主任汇报情况,后得到指示:建议他当晚先居家观察,随时注意体温,一旦有任何不适,立即向网格员和医生报告。、

此时她们才长长的松了口气,推着刚发完了中药的推车,沿着湿冷空旷的大街返回医院,又冷又饿又乏!路灯在她们娇小的身后,留下了高大的身影,她们用大无畏的精神和非凡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进一步织紧了阻止病毒传播的疫情防控网。

1月31日早上,第三批密切接触者名单出来了。这次的人员 40多人,虽比上次少,但分散于辖区的7个社区,占辖区半壁江山,而且人员广泛分布在新、旧不同的小区,路途远,寻人难。杨书记迅速抽出8人,也由吴智勤副主任带领党员先锋队出发。吴副主任会同何俊良、杜红梅等共同制定了访视方案,协调社区负责人,分社区由网格员带路入户,以便快捷开展工作。中心的救护车就是流动的战车,医务人员分成4个战斗小组,沿着最佳计划路线,每到一个小区,留下一组入户访视毗邻人员。又立即驱车赶往下一个小区,留下另一组,然后再往下一个小区。即 便如此优化安排,在访视完最后一个人时,仍是下午2:30。这期间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滴水未进、片刻未休。就在他们坐上车返院的途中,何俊良的电话急促响起:“某小区刚排查出与确诊病人密切接触的三个贵阳返眉人员需要上门访视”。何俊良立即调转车头载着全体人员赶到指定位置,待到完成访视已是下午2:30。

在“党员先锋队”引领下,这群抗疫尖兵队员全面完成了辖区内所有同伍某有密切接触人员的首次访视,她们用自己的柔弱的身躯筑起牢固的病毒阻隔防线,最大限度阻止病毒的传播,全面完成了这个分战场的攻坚战和外围阻击战!

有人问:“你们不怕么?!”她们自豪地回答:“我们是医务工作者,肯定比一般人更懂疫情的凶猛和危险。谁不怕呢?我们是普通人,生命也同样只有一次,哪怕明知上前随时都有被感染、甚至牺牲的危险,但我们是专业防控人员,责无旁贷,必须不畏生死勇往直前。抗击疫情,我们不上!谁上?”

她们这支党员先锋队感染着其他医务人员,主动冲锋抗战在疫情的第一线,争做抗击疫情的尖兵,虽然人们不知道她们是谁,也认不出戴着口罩工作的她们,但她们都把当初誓言铭记在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而战!她们每位党员都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哪里最危险就插到哪里、战斗在哪里!疫情面前她们始终保持无畏、忘我的精神,坚决奋战到底!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234号 网站标识码:5114020004
主办单位:中共眉山市东坡区委办公室 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app下载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