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4篇优秀作品入选中国残联“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专刊

责任编辑:东坡区残联 文章来源:东坡区残联 发布日期:2021-07-12 点 击 量: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在省残联组织下,全省各级残联、专门协会和助残社会组织纷纷行动,积极动员广大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参加中国残联“我与残疾人保障法”征文活动,全省共报送征文161篇。近日,我省4篇优秀作品入选《中国残疾人》杂志汇集出版“纪念《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三十周年”专刊。

作为《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三十年风雨历程的参与者、见证者、执行者和受益者,大家紧紧围绕《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时间节点,通过回忆30年来残疾人事业的难忘瞬间和心路历程,深度展现了自《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以来,我省残疾人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全面展示了残疾人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无障碍等权利的有效保障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抒写了《残疾人保障法》对作者自身、对残疾人、对残疾人事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让残疾人感受到“法”的好处》作者系省残联原副理事长、原省肢残协会主席丁二中,他结合参与制定和修改《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的经历,介绍了我省在方便残疾人出行、保障生产生活、促进劳动就业等方面细化规定的多项残疾人权利。

《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三个瞬间》作者杜坷、杨琳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介绍了通过入户调研,依法保障残疾人出行、安居、劳动等基本权利,折射了巴中市依法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的实践成果。

《手语说法,服务聋人的探索与执念》作者高一作为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手语老师,介绍了其利用专长担任法律手语翻译,积极为聋人提供法律支持服务,将手语教学融入社会普法宣传,制作手语普法视频为聋人学法带来便利,其作品获评2018年度全国网络安全微课大赛金奖,并成功申请“国家通用法律手语研究”课题为中国残联法律手语课题项目。

《开启幸福新生活》作者樊艳丽系简阳市平泉街道残联残疾人专干,文章详细介绍了两位残疾人脱贫致富典型在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生动诠释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