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量服” 让残疾小伙实现在“互联网+”时代的逆袭

责任编辑:东坡区残联 文章来源:东坡区残联 发布日期:2019-08-26 点 击 量:

他叫陈寄望,是东坡区万胜镇人,今年32岁了,肢体二级残疾,6岁时由于意外,使左下肢残疾。父母也都是下岗职工,靠做小买卖,勉强维持一家人生活。陈寄望从高中辍学后,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父母减轻负担。由于他文凭低又无工作经验,他找不到轻松的工作,只能在眉山市中心一家物流公司找到一份快递工作。

陈寄望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吃完早餐7点就到达快递站点开始工作,从堆积如山的快件里把自己负责片区的挑出来,打印单子,送快件。每天,陈寄望要送出几百个快件。赶上“双十一”之类的“特殊时期”,业务量会增加三四成,有时甚至翻倍。虽然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努力,但收入并不高,他希望能有机会创业,通过双手勤劳致富。

2012年,陈寄望在一次回家看望家人的过程中,他偶然发现早已在市区覆盖得比较全面的物流,但在乡镇的覆盖范围还有所欠缺,他萌生了在老家开快递点的创业想法。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陈寄望很快发现,即便是开一家小小的快递店,也要申请代理资格、租门面、装修、买电脑设备等,这些最基本的花费加起来要好几万。这笔钱对于家庭贫困、左腿残疾的陈寄望来说,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好在,万胜镇社区专委秦琳了解到陈寄望的情况后,将陈寄望的情况通过“智慧量服”终端机上传至“量服”平台。根据陈寄望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扶方案:为陈寄望申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0元保证其基本生活;帮助陈寄望向眉山地区的快递公司申请代理资格;为陈寄望解决居民医疗保险补贴;定期进行走访,随时关注他的发展动态。

对此,陈寄望心怀感恩,努力学习如何判断哪些属于承运范围,区分哪些货物按体积 、重量计价,保价阶梯如何计算,如何熟练的运用快递web系统等业务知识,功夫不负苦心人,陈寄望对快递相关业务越来越熟悉。熟悉业务后,陈寄望买了一辆摩托车,开始了“快递业务”。一开始,收货,拉货到眉山,从眉山拉货回万胜,再分发给顾客,全靠他一个人。随着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的发展,陈寄望的快递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在他做熟了一家快递公司的代理后,自己陆续又申请到了其他几家快递公司的代理资格,目前已经是万胜镇的“快递总代理”,还为4个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陈寄望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他还抓住机会开了一家手机店,聘请一个专业的师傅来负责维修,逐渐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目前,陈寄望还开启了网店,做起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生意,生意越来越红火,一年的收入在20万左右。

对于已经取得的成功,陈寄望非常感恩,他表示“量服”为残疾群体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残疾人群体可以把最真实想法、最迫切的需求通过“量服”表达出来,而“量服”也可以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实现精准扶贫、个性服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