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开展服务帮扶 全面提升残疾人幸福感

责任编辑:东坡区残联 文章来源:东坡区残联 发布日期:2019-06-03 点 击 量:

“帮扶干部看见我家的土灶台破旧不堪,便立即组织工匠帮我改建了新灶台,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办的好事和实事!”5月24日,东坡区万胜镇众家村2组贫困残疾人王敏赞叹道,近年来,他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靠自繁自养生猪实现了脱贫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也不例外。近年来,东坡区扎实推进助残工作,以“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为抓手,以残疾人脱贫奔康为重点,大力实施残疾人民生项目工程,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社会环境明显优化,越来越多残疾人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平台:深入开展量体裁衣式服务

“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我家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当天,在万胜镇龙池村一户农家院内,贫困残疾人吴月贵感动地说道。今年54岁的吴月贵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帮扶资金10万余元建了新房,还将家中原有的6亩柑桔改种为“爱媛38号”,并新发展了油桃6亩。去年,靠销售“爱媛38号”和油桃,再加上出栏肥羊,吴月贵实现家庭年收入6万余元,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在万胜镇,像吴月贵一样走出困境的残疾人家庭还有很多。据悉,该镇现有各类残疾人1095人,去年以来,该镇共解决338名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扶持42名残疾人发展生产,有效增加了残疾人家庭收入来源。同时,该镇还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大力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为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地面、卫生间、厨房等改造,以方便其居家生活,并为10名在校残疾学生提供教育资助,为部分残疾人提供种养、电商、家政等知识培训,增强残疾人自主就业能力……

其实,万胜镇开展量体裁衣式服务工作只是东坡区全面推进残疾人量体裁衣式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三个“开放量服”试点县(市、区)之一,近年来,东坡区为全区2.5万余名残疾人提供更为便捷和贴心的关爱服务。“残疾人可以通过登录量体裁衣式服务平台,查询自己所享受到的补贴政策,信息相对公开、透明,可以保证量体裁衣式服务的精准度。”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东坡区量体裁衣式服务平台进网入库残疾人28815人,落实总项次345495项次,以全市总绩效第一领跑。同时,该区还探索开放了残疾人教育助学金和脑瘫儿童康复项目,让更多残疾人通过量体裁衣式服务平台自助申请办理业务。至此,该区残疾人量体裁衣式服务工作在全覆盖和精准服务上又迈步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惠民: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赵奶奶,这个多功能护理床用着感觉怎么样?对我们提供的服务还满意吗?”近日,区残联一行来到悦兴镇莲墩村残疾人赵玉春家中,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情况进行验收。平坦方便的可移动坡道、便捷的升降晾衣竿、整洁的不锈钢灶台……在赵玉春家中,便捷的无障碍设施让她的生活质量上了一个台阶。“谢谢你们,考虑得太周到了,我们非常满意!”赵玉春感激地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道。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惠及残疾人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东坡区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此项工作,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给予了足额的资金保障。为实现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三年(2018年-2020年)全覆盖的工作目标,该区从去年开始,集中对万胜镇、多悦镇、秦家镇、尚义镇、悦兴镇、白马镇、三苏镇、广济乡、盘鳌乡9个乡镇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共改造237户,投入资金59.25万元。

为了让改造更贴心、更实用,区残联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需改造”的原则,从残疾人的居住环境、住房状况、残疾程度以及征求残疾人及其家属意愿,确定是否有无障碍改造需求,对9个乡镇符合条件的逐一进行摸底登记,并安排专人负责逐户通知并带设计人员入户调查设计。

同时,区残联要求设计单位从残疾人家庭环境实际需求出发,按应改则改、一户一策、个性化设计改造项目,“我们安排了专人定期通过实地督查、电话调查、网上抽查,确保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精准落实到位。”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区残联还为有辅具配置需求的残疾人配置了适合功能需求的辅具,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具使用演示和有针对性的家居康复训练指导。

帮扶:助力残疾人顺利实现就业

刘博是东坡区的一名视力二级残疾人。2015年,刘博在区残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手机登录量体裁衣式服务平台勾选了自己的就业意向培训需求。随后,参加了区残联组织的免费盲人按摩技能培训,并于2016年被推荐到了本地一家盲人按摩店工作。如今,他自己开起了盲人按摩店,每月有几千元的收入。

刘博只是该区残联帮助下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残疾人的一个个案。近年来,区残联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定点培训、订单式培训”等方式,使一大批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促进残疾人实现城乡居家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借助量体裁衣式服务平台,我们工作人员能更快捷地汇总残疾人需求信息,精准服务每个需求对象,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全面深化残疾人量体裁衣式服务工作,该区还在残疾人文体工作、残疾人脱贫攻坚、开展助残工程方面下足了功夫。同时,积极宣传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推选残疾人自强不息典型,开展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截至2018年年底,已培训920名残疾人。

此外,该区2018年投入2100余万元,大力实施区定“12168”助残工程,发放建档立卡残疾人脱贫巩固补贴1000人,救助困难残疾人2000人,2018上半年发放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1337人,下半年发放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1361人,救助严重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治疗622人,为823名精神智力三四级和部分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

“今年,我们将继续全面深化量体裁衣式服务工作,实施助残民生实事,深入开展‘学听跟’专项活动,继续全面落实残疾人康复、维权、宣文、组联等工作。”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扎实推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积极做好就业创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