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标本兼治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园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精神及省、市、区安办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实施标本兼治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工作为契机,始终坚持安全发展不动摇,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着力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标本兼治,源头治理,查短板、除盲区,切实提升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防控能力,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力争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一)构建形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控安全风险和共同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改造。
(三)构建形成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制度机制体系,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
(四)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严格安全生产准入。
(五)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地区安全生产攻坚治理,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
(六)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
1.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各园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根据辖区和行业领域内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结合各自实际,对辖区内生产安全危险源进行普查、辨识和评估,完成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为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依据。
2.全面做好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等级评定工作。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每年至少排查评估一次,分别确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色为最高级,橙色为较高级,黄色为一般级,蓝色为最低级)4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分别确定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定期评估我区所有工商登记企业,分别确定企业的等级。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区、乡、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问题。各园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开展排查评定工作。
3.建立安全风险、重大隐患分级管控体系。推行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管控,按照“分区域、分行业、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属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设安全风险管控决策支持平台,建立重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安全风险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建立覆盖全区生产、生活等各方面,贯穿城区建设、运行等各方面的全方位的城区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隐患的治理与监控责任,严防引发事故。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研判预警机制,各园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要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以及C级(A.B.C级)企业进行安全风险监测、分析、评估、预警,特殊情况要第一时间预警预告。督促企业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开展企业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等级评定工作,针对各类风险隐患制定和落实具体的管控措施。企业要建立安全风险“公告牌”制度、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4.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依托四川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系统,积极推进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对所有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治理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的要求,认真进行整改。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要严格落实班组日查、车间周查、厂矿月查、集团公司季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二)着力构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体系
1.严格规划准入。要把安全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并加强规划之间的统筹与衔接。加强城乡规划安全风险的前期分析,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安全准入条件,建立招商引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审核把关,科学论证高危企业的选址和布局,严禁违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人口密集区建设高风险项目,或者在高风险项目周边规划设置人口密集区或场所。
2.严格规模准入。建立大型经营性活动备案审批制度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控制人流密度。推动实施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空间物理隔离技术工程,严格限制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单位空间作业人数。
3.严格工艺设备和人员素质准入。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工艺和设备,彻底清理取缔;对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一律不准投入使用。严格执行矿山、危化等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素质及年龄、身体状况等条件要求,落实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制度。
4.强力推动淘汰退出落后产能。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省、市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求,细化安全生产方面的配套措施,落实安全生产标准条件,依法关停退出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产能和违法违规企业,提请区人民政府关闭经停产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资金奖补、兼并重组等途径,引导安全保障能力低、长期亏损、扭转无望的企业主动退出;积极整治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烟花爆竹批发零售企业、民爆物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数量原则上只减不增。
(三)着力构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体系
1.助推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引导高风险企业开展安全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动高危行业企业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推动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化工装置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
2.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加大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建立安全科技推广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安全生产专家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专家“会诊”工作,对高危行业企业要实现“全覆盖”。建立引导社会组织、科研院校和专业技术机构参与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工作机制。落实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支持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依法开展工作。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区、乡、村三级实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安监部门向同级组织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和“三必”(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全覆盖。要明确落实所有工商登记企业的安全监管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做到监管责任全覆盖。各企业要认真执行“五落实五到位”的要求,实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安全管理力量、安全生产报告制度“五落实”,做到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五到位”。
4.推进安全生产责任险落实。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高危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切实发挥保险机构有序参与事故预防的积极作用。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区级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及上一投保年度未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保险费率在标准费率基础上按一定比例下浮。
(四)着力构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建设集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事故应急救援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信息数据库,强化大型先进救援装备、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应急通信能力的储备。建立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五)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重点攻坚治理
1.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乡镇、园区,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不同时段,持续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特种设备、消防、职业卫生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消除隐患,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
2.加快建设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以高安全风险行业领域、关键生产环节为重点,紧盯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精准确定、高效建设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非煤矿山排土场及采空区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工程、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防汛保安工程、重大危险源及特种设备在线监测及事故预警工程、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提升工程、智慧安监建设工程等。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市场筹资为辅,政府奖励支持的投入保障机制,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主动支持实施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努力构建保护生命的“安全网”。
(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宣传部门要将安全生产纳入年度宣传工作计划,统筹协调主流媒体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强化对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试点城区工作的宣传报道。坚持社会化、公众化、公益化,打造集宣教互动、公益宣教、网络通信宣教、主题宣教、文化建设、法治宣讲、企业主体、亲情融入、安全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大宣教平台,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素质。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安全培训”建设。要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七进”活动,并将安全生产纳入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内容,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园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级相关部门及各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遏制重较大及以上事故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牛鼻子”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抓实。各园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结合实际,针对工作任务,分别制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建筑施工、道路和水上交通、旅游安全、特种设备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领域的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担负起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见到成效。
(二)广泛发动,促进齐抓共管。各园区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站全面开设安全生产专题栏目,发动全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方案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
眉山市东坡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6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