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口水库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华藏村,经过近30年的运行,干渠和郑军支渠衬砌80%以上已破损,不能正常使用,灌溉面积设计灌面5.17万亩,目前1.964万亩。为达到设计灌面5.17万亩,项目拟续建配套干支渠57.924km,其中1条干渠16.14km(整治12.57km,新建3.57km),整治新建19条支渠共41.784km(整治15.06km,新建26.724km),整治新建闸门35座,新建分水洞61处,人行桥184座,梯步413 处,跌水1处,接水13处,涵洞 12处。以达到改造后灌区灌面5.17万亩,使整个灌区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使灌溉水利用系数从目前0.43提高到0.66。 |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一、废气: 项目施工对大气的环境主要来源于扬尘、污泥恶臭和车辆尾气。 1、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所有的砂石料应统一堆存,尽可能减少堆场数量,并加篷布等覆盖,水泥、石灰等粉状材料运输应袋装或灌装,禁止散装,应设专门场地堆放,并具备可靠的防尘措施,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动时要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2、保持运输车辆车况良好,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不得超出车厢板高度,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防止沿途抛洒,散落,减少运输扬尘产生量,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在运输车辆出场地时必须进行冲洗,车辆不得带泥沙出现场。 3、对挖掘作业面和材料、建筑垃圾等堆放场地进行定期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小扬尘。 4、及时清运挖出的土方及建筑垃圾,防止长期堆放、表面干燥引起扬尘。 5、施工场地四周设置围栏或屏障,以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6、在较大风速或不利天气状况时应停止施工,并对堆存的砂粉等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7、工程完毕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对施工场地、临时堆料场等,除及时进行清理外,应进行硬化处理或绿化,并及时移交给土地使用方或政府。 8、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工序安排合理,并且要选取优质燃料,禁止运输车辆超载行驶。 9、为避免清淤底泥产生的恶臭影响,清除出的底泥干化后要及时清运。如无法清运,将底泥装入草包中堆放,以减少扬尘和恶臭气体的散发,避免对附近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同时,及时清运污泥,防止污泥堆积。 二、废水: 1、生活污水:利用周边农户原有生活设施。 2、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排放。 三、噪声: 选用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将施工设备均布设在周围无居民住户地段,禁止夜间施工,加强对运输车队的管理,禁止车辆鸣笛。 四、固废: 1、弃土石方:剩余开挖弃渣用于回填渠顶低洼部分,对周边设施无重大不利影响,不布置弃渣场。 2、建筑垃圾: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脚料可分类回收后交废品回收处理站;对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含砖、石、砂的杂土经清理后可用于填方,不能用于填方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 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袋装收集后交由村环卫部门定期一送往垃圾场进行处置。 4、底泥交于砖厂,以粉煤灰为添加剂,制成砖块。 六、生态环境影响和防治: 1、加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的宣教工作,严禁施工人员破坏设计用地以外的植被。 2、建设施工尽量安排于旱季进行,以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从而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3、保护地表上层和植被,依照设计文件将地表0~20cm有肥力土层进行剥离、临时储存并加以防护,同时将原有的树木进行移栽,以便随后用于土地复垦或渠道自身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