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高度重视精神文明“软实力”建设,于2月8日隆重召开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大会暨“东坡好儿女”颁奖典礼,会议以区委最高规格会议形式召开,并坚持每年开一次,总结去年工作、表扬先进典型、谋划来年工作,以贴近民意、顺应时代、凝聚共识的新思想、新做法,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
2018年,东坡区还将立足“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采取“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四个结合”措施,不断开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明确一个主题。2017年是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年,2018年明确提出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年”。围绕构建美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的社会秩序、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内容,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二、围绕一条主线。2018年,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主线,举全区之力坚定不移扎实推进。一是各相关部门年前主动对接市级部门,吃透精神、做好谋划,待市上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后,提出工作计划;二是区委宣传部牵头,结合东坡实际,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及时制定完善我区的具体实施办法;三是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全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考核。
三、突出四个结合。
(一)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推动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一是区委农工办、区治理办、区文明办等部门要加强协作,以“四好村”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最美东坡山村。二是各乡镇进一步规范治理标准,补足环卫设施、配齐保洁队伍,逐村制定村规民约、发动群众环保自治,合力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坚持全域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并在重点乡镇试点垃圾“四分类”减量处置,力争2018年底在全区农村全覆盖推行,持之以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各村社(社区)要充分发挥村级阵地的教育作用,用好村规民约的教化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等具体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与弘扬东坡文化相结合。东坡区是苏东坡出生、少年成长的地方,东坡文化积淀厚重,是东坡区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优势,不仅要善于在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工作中融入东坡文化,还要注重在全民素质提升上融入东坡文化。一是针对青少年,将东坡文化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全方位融入校园文化、全体验融入教育实践,从小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像少年苏东坡一样拥有“奋厉有当世志”的崇高志向。二是针对中年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等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其远离牌桌、酒桌、洗脚房,多进书桌、健身房、体育场,做一个“不油腻”的中年人,向中年苏东坡一样拥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高尚情操。三是针对老年人,大力发展老年文化、体育和教育事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培养老年人进退舍得、乐观豁达的精神气质,让他们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像老年苏东坡一样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生活态度。
(三)与打响“东坡好儿女”品牌相结合。一是继续在全区喊响叫亮“东坡好儿女”榜样评选,注重从基层一线、劳动一线等选拔推荐,深入挖掘群众身边好人好事,并培育出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品牌,壮大“东坡好儿女”群体,大力营造“只要身边有这样的先进典型,即使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展表扬”的浓厚氛围。二是建立“东坡好儿女”库、设立“东坡好儿女”帮扶救助基金,丰富“东坡好儿女”城市元素,弘扬彰显“东坡好儿女”精神。三是充分发挥“东坡好儿女”基金的作用,开展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帮扶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东坡好儿女”的价值导向。四是坚持不懈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全力把东坡区打造成道德之城、文明之城。
(四)与自身岗位相结合。一是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示范引导群众。二是“东坡好儿女”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近年来全区评选表扬了400余名东坡好儿女,要继续争当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不能今天当优秀、明天“撂挑子”,带头引领示范,并动员身边的人参与到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来。三是教师充分发挥优良师德师风,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优良品行、人格魅力教育引导学生,成为他们模仿的楷模;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四是医生充分发挥优良医德医风,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病人创造出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自身贡献。五是网格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用点滴服务、宣传引导、示范带头,向群众传递党委政府温暖、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要汇聚网格居民的智慧和建议,引导居民走出自己小家、融入社区大家,共创共建共享友爱互助、温馨和睦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