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规定,为贯彻市、区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集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底线思维;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统筹规划、综合治理”“谁引发、谁治理”等工作机制,细化地灾防治措施,压实防治责任,扎实推进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全镇防治水平。
二、工作目标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不断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监测预警、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等体系,明确全镇各级责任,科学防治,抓实抓细各项重点工作,强化督导检查,镇、村、户三级合力,完善群防群治制度,确保2023年度全镇地质灾害安全度汛。
三、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我镇现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0处,以山体滑坡为主、兼有崩塌、陡坡和地面塌陷等隐患。其中地面塌陷隐患点1个,滑坡7个,斜坡1个,崩塌1个,主要分布在万利村、龙池村、天池村、万新村等4个村,其中天池村有1个地质灾害点威胁群众50人以上。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为涉及到的33户居民,重点时节为6—8月。
四、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一)明确责任,排查工作认真细致
各地质灾害易发生地的村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村、组主要负责人是各村、组地质灾害点的主要监测、防范责任人,负责地质灾害易发点的监测、预警、巡查。做好汛期值班、监测、巡查、抢险救灾等工作。地质灾害危险(隐患)点监测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凡发生地质灾害灾情,要在1小时内将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房屋损坏等情况报镇国土办或镇人民政府。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汛前主要查看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转移路线、防灾预案表等是否发放到位,观测点布置、观测方法、记录是否合理、完善,通讯是否畅通,群众转移方案和应急演练是否切实可行,地灾点的地质情况有无变化,受威胁群众转移情况等。
(二)加强宣传,避险工作落地落实
充分采用微信群通知、村务公开栏公告和地灾范围内群众院墙张贴公示和卡片等方式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教育宣传引导,设立警示牌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出预警信息,村组干部和监测员要严格落实“三查”“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及时组织疏散受威胁的群众。
(三)科学实施,治理工作持续推进
镇政府积极与区级相关部门协调,将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作为年度重要工作扎实推进,力争在今年7月底前完成天池村6组岳双华房后滑坡地质灾害点治理工作;积极申报龙池村2组祝坡2#不稳定斜坡治理项目,完成部分受威胁群众搬迁安置工作。
(四)快速响应,救援工作高效有序
镇村两级和镇域各单位要切实做好突发地质灾害抢险救援,确保快速高效开展人员搜救、灾情调查、险情分析、应急处置、次生灾害防范等应急处置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医疗和心理救助,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派出所、消防队、人武部及其他单位要组织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应急救援。
五、工作保障
(一)建立队伍
镇政府依托应急队组建由镇政府干部职工、派出所、消防队、医院和民兵组成的不少于50人的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各村依托应急分队组建由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组成的不少于30人的抢险救灾应急队伍,镇村两级备好好鸣锣、锄头、铁锹、雨衣、雨靴、防雨布,编织袋等救灾物资以及相关医用药品、器具等。
(二)加强检查
按照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层层签订承诺书,及时向有关责任人发出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和提醒敦促函等,持续巩固群防群治、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格局,镇国土所要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尤其在汛期要组织力量一个点一个点检查,一户人一户人查看,重点检查地质灾害点防范工作落实情况,查漏补缺,责任落实,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留隐患。
(三)履职尽责
镇应急指挥部抓总,及时发布监测预警预报信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镇属各部门要按职责分工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镇自然资源所切实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的临灾监测、危险区划定、预警信号和人员财产撤离、转移路线的确定和公告、灾情发布、灾害应急调查、影响分析和灾害报告等工作;镇财政所切实做好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镇应急办、镇统计办切实做好工业企业、矿山开采等生产活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负责灾区抢险救灾期间的车辆调度,并对公路上的障碍物进行及时处理;镇民政办、镇卫计办切实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实施;镇农业服务中心切实做好对因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农业相关领域危害进行调查,统计调查情况,并提出治理方案;镇司法所切实做好抢险救灾期间出现的民事纠纷的调处工作;镇水利站切实做好库区及附近地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实施;镇人武部切实做好组织民兵进入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区,动员、抢救并护送受威胁和危害的人员按预定的撤离、转移路线转移至安全地带;镇派出所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维护和安全保卫工作;镇卫生院切实做好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参与抢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