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人民政府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东坡区太和镇 文章来源:东坡区太和镇 发布日期:2023-03-28 点 击 量:

2022年,太和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全面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制定依法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抓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主要内容,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权威读物,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实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用好学习强国、智慧党建、青年学习“三大平台”。党委班子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3次,全体工作人员除临退休人员外全部参加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学习。通过深入学习,全镇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得到增强,“四个自信”愈发坚定,“两个维护”持续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领导法治建设核心作用

(一)加强党委对法治建设的核心领导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太和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部署法治建设阶段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每季度听取1次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督查,将具体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做到任务到岗、职责明确、履职到位。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坚持组织党政办公会前学法,在领导干部中专门组织法治讲座4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领导班子及成员模范遵守法律,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带头依法办事。

(二)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太和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读《眉山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法治建设“四个亲自”“五个同”要求实施细则》,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增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一)持续开展“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太和镇承接东坡区下发的58项事项,逐一明确承办部门、站(所),主动对接区级对口部门,加强学习研判,熟悉基本办理流程,各下发事项工作有力开展。同时,依托一体化平台,努力推动权责清单网上运行,方便群众按图索骥,提升群众查询、办事便利度。聚焦群众需求,梳理办事清单64项,简化优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少跑路,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加强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每年初,太和镇均按照要求在政府网站对上一年度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公示。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及时对不符合办证条件的人员进行清理,组织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开展行政执法证办证学习和考试。推进工作人员执法证办理,全镇39名同志参加综合执法证学习考试,全部办证后持证率将达符合持证条件人员的50%以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全镇各部门现有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各相关部门细化完善了有关制度、清单、服务指南、流程图等工作。规范行政执法,促进依法行政。全镇配备9台执法记录仪,做好执法过程记录,严格规范性执法。

(三)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依法决策。太和镇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一村一法律顾问100%全覆盖,法律顾问为镇村提供日常综合性的法律顾问服务,承担行政决策事项、规范性文件以及推进依法行政中的重大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和法律风险评估,将征地拆迁、国土监管、村民自治纳入制度化轨道,今年以来,法律顾问为镇村提供合同、决策等法律意见7件次。

四,加强依法治理,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持续加强普法宣传,实施“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坚持全方位多形式法治宣传,同时加强重点时段法治宣传,利用3月法治宣传月、6月禁毒、安全宣传月等重点宣传日期,组织辖区单位、社区干部集中开展不同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带动推进全民普法教育。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8场次,接待群众法治咨询200余次,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营造了全民学法用法氛围。

(二)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一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信访维稳,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制度机制,积极引导完善简易纠纷“随手调”,复杂纠纷“三三调”等工作机制,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7件,调解成功153件。二是强治安联防联控,充分发挥雪亮工程和慧眼工程技防作用,要求网格员每天对全镇138个雪亮工程点位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网格员利用走村入户强化慧眼工程的宣传,全镇共慧眼工程安装2627户。全镇15个村(社区)成立了每个村(社区)不少于5人、全镇共86名“红袖标”队伍,充分利用巡逻车形成了全镇联防的高压态势,对辖区学校、医院、市场、银行等繁华路段以及村道进行了巡逻排查、形成震慑,特别对重点区域(棚户区)组织了12人进行24小时巡逻,群众感觉安全感倍增,有效地维护了辖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仍存薄弱环节,普法宣传未适应群众对法律的多样需求,普法工作仍存在普法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宣传工作缺少深度,实效性不够强等问题,某些普法宣传活动甚至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等问题。

二是基层干部群众法律素养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知识缺乏,法治意识较薄弱,习惯于以“实干”和“实效”为原则,依法办事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法治建设工作人员少,缺少系统性、专业化人员,法治建设是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但在实际中其他部门存在着法治的问题就是司法所的工作,未能积极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在镇一级能依托镇司法所运行,在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作用发挥不够,每个村(社区)虽然挂了法律服务室牌,工作仍然主要是村(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因经费问题,法律顾问未能完全落实按期到村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完善依法决策制度。健全完善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

二是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制度建设和实行。

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处置,加快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

四是加大镇村干部行使职权或者权力的监督与问责,推进乡村事务管理法治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行使职权或者权力过程中,自觉接受组织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依法承担权力行使不当或者违法行使职权而引起的各种法律责任,促使基层干部提高自身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