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区太和镇:实施“四项行动”全面推进“河长制”

责任编辑:太和镇 文章来源:太和镇 发布日期:2017-07-25 点 击 量:

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切实解决太和镇域内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按照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在太和镇毛河、岷江、东坡湖上游、通济堰东干渠“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四张年度工作清单的基础上,在区域内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简称“四项行动”)。同时,加强对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黑臭水体、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的整治,有效遏制危害河湖健康的行为;建立健全巡河制度,对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防止新的危害河湖健康的行为发生;通过宣传教育,形成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湖管护的良好氛围。

清河行动。通过对乱丢垃圾、侵占河道和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改善河湖环境质量。继续完善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持续推进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巩固和完善太和镇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和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村级保洁制度和保洁队伍,使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加强河道综合执法检查和日常监管。对排查出的江河湖泊管理范围内违法乱占乱建、乱堆乱弃情况,拆除河湖水域滩地违法修建的构筑物、建筑物,清除违法种植。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根据《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河道采砂规划、实施方案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协助区砂管办开展非法采砂治理,整顿河湖采砂秩序,对无证采砂、超许可采量、超许可采区范围、超许可时间采砂等非法采砂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彻底清理河滩地建设装运场地、堆放砂石料、堆放碍洪废弃料的行为。加强企业和交通、旅游等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防止弃渣进入河道,及时恢复植被。

护岸行动。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清理整治侵占破坏岸线行为,恢复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开展划定“防洪三线”(设防水位线、警戒水位线、保证水位线)和河湖管理范围工作;落实规划岸线分区管理要求,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明确管理河段内堤防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健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整治违法使用岸线岸滩修建码头、堆场、汽车坡道、耕种等行为,打击霸河霸滩、乱堆乱放违法行为;实施水岸绿化工程。根据区林业局制定《水岸绿化工作实施方案》,依据我镇五条河流的土壤、小气候等特点,对不同流域制定不同绿化方案,采用不同绿化模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使用乡土种树,通过混交造林,形成绿色截污带。

净水行动。通过开展各种水体污染整治行动,综合整治水环境。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管理。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工作,建立台账管理,加强日常巡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性监测及监督检查;加强工矿企业、工业聚集区水污染整治。根据区经信局制定《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调查摸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对不达标排放企业制定限期整改计划措施;严格禁止高污染企业进入;加强生活污水处理。积极对接区水务局、区财政局,按照《污水处理工程和PPP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PPP 项目。配合区环保建成镇江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和太和子堤沟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根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现有规模化养殖场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粪便贮存、处理、利用设施。通过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染零排放。在散养密集区,加快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实施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等环境整治。巩固已关停禁养区内养殖户的成果,防止反弹;农业化学肥料、农药治理。根据区农业局制定《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作方案》,启动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开展科学普及、知识培训、新技术推广和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技术指导等活动;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绿色防控,减少面源污染,确保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认真整顿检查农资市场,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搞好农资安全生产,确保无农药污染、中毒等事故发生;地毯式排查,摸清农资经营情况,加强农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和高毒、高残及违禁农药的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根据区环保局制定《水污染防治环保专项执法及重点河流监测实施方案》,建立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体系,划分流域重点控制单元,实行精细化、差别化管理;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及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

保水行动。展保护河湖的行动,保护水资源、水环境,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提高用水效率,防治破坏水资源、水环境等行为发生。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在规划的基础上稳步实施退田还湖还湿,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行为,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加强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开展水功能区划定工作,对辖区内河流提出水功能区划定工作方案; 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年度目标任务,防止不合理新增取水,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进农业节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切实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积极推进工业节水和城镇生活节水;加强区域内减脱水河道的治理,推进下泄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确保生态基流足额下泄。加强渔业资源管理保护。教育群众依法捕捞、持证生产,保护资源环境,不使用非法渔具、不从事非法捕捞、不收购运输贩卖非法渔获物;依法清理取缔电捕网等非法渔具;依法打击在江河湖库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查处禁渔期偷捕等非法捕捞行为和收购贩运非法渔获物的违法行为;依法禁止围河霸河捕鱼行为。

镇级各部门、各村(社区)“四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河长制工作考核内容一并考核。镇纪委将加强对“四项行动”推进情况的督查指导,对行动缓慢、措施不到位的,将及时督促整改,对整改落实不力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已确保“河长制”顺利推进,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