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东坡区尚义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重要讲话精神,千方百计保证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遏制新增耕地撂荒,结合该镇实际,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强化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
6月28日,在成乐高速尚义镇象耳社区路段,连片种植的60余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地里,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培育,一颗颗玉米、大豆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长势喜人。
尚义镇象耳社区种植户刘天泉说:“这块地以前是一片荒地,通过尚义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宣传,我们从6月初开始种植大豆和玉米,按照目前长势来看,玉米每亩产量能够达到1000多斤,大豆每亩产量能够300多斤,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
今年以来,尚义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及相关部门号召,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进撂荒土地整治,在一些坡度较大、土壤相对贫瘠的土地种下玉米和大豆,这正是象耳社区坚持以禁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为指导,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耕地非粮化治理等工作的写照。
同样,在尚义镇龚村,100余亩的“退林还耕”土地里,一株株秧苗嫩绿欲滴。而另一边的观音村,种植户刘廷彬家的果粮套种同样也收获满满。一颗颗李子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一根根粗壮的玉米秆上都挂着结实的玉米棒子,与绿色的果树交相辉映。据了解,果林间套种玉米,既能让林下不长杂草,树木生长更快,果实结得更多,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尚义镇观音村种植户刘廷彬说:“我从去年开始在果园里套种粮食作物,种的玉米,大约每亩田产400斤左右,今年我觉得效果很好,我就继续套种,在不影响果园产量的前提下增加了粮食作物。”
截至目前,尚义镇撂荒地粮食种植面积776亩,其中水稻131亩、玉米476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面积169亩。并通过宣传动员、荒地整治、果粮套种、退林还耕等措施,进一步遏止土地撂荒势头,提高土地利用率,让闲置土地“重获新生”,取得了粮食扩面增产的显著实效,用实际行动切实守牢耕地红线和粮食生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