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一)落实法治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局党组领导核心作用,部署市场监管法治相关工作,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全面合力推进,保证法治政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局长作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多次在局会议、党组会议上,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就工作中涉及的重要法律事项,如疫情防控、春雷行动、“铁拳”行动餐饮风险分级管理、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及时落实相关举措,担当有为不推诿,主动积极解决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职责分歧的问题,及时向区委上报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报告。
(三)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执行党组会前学法制度,确保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利用党组会、各项工作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重要论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二、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职能职责
(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实施《行政处罚案件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规则》,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体讨论16次,组织召开听证会7次。二是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我局现有20台执法记录设备,尝试在现场检查、随机抽查、调查取证、证据保全、听证、行政强制、送达等行政执法过程中使用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执法全过程。三是完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把立案、审核和处罚三个“关口”。今年以来,共开展法制审核346件。
(二)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四川达宽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在制定规范性文件、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和行政审批事项,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提升行政决策水平。今年以来,共出具法律意见书5份。
(三)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今年以来,我局参与行政诉讼案件3个,均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应诉率达100%;行政复议24件,回复率100%。
(四)健全单位法制机构,加强执法监督配备力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及时为全局持执法证人员进行执法证换证和年审工作。今年以来,全局共有155名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组织10人参加执法证考试并通过。
三、突出执法重点,落实公正文明执法
(一)严格餐饮和食品经营主体监管。一是严格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完成了65家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换证指导服务、现场审查工作;调整风险等级,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开展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检查、食用植物油专项检查、食品添加剂“两超一非”专项整治、大米专项检查、白酒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等各类专项行动,结合“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154家,排查隐患200余处,均责令企业整改到位;开展酱腌菜食品生产企业排查工作,督促企业开展全面自查,实地检查40家,未发现“土坑酸菜”生产行为;二是严格餐饮和食品经营主体监管。开展春秋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覆盖全区266所学校,督促整改问题和风险隐患62个,督促178个单位的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员和工作人员开展网络培训,609人线上考核合格,通过率98.54%;开展为期2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检查人员268人次,检查农村食品销售单位271家、农村餐饮服务单位270家,农贸市场35个、学校15个、冻库37个,共发现问题81个,并全部整改完毕;出动执法人员156人次,检查特殊食品经营单位271家,排查风险隐患数量66个;圆满完成2022年中、高考食品安全保障,对35个点位开展驻点保障和食材抽样快检,保障10万余名师生食品安全;圆满完成“全省工业稳增长现场会”、市区“两会”等重大活动驻点食品安全保障20次;协同推进“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检查餐饮单位259户,督促47家整改,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
(二)全力筑牢两品一械安全防线。开展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管849家次,督促整改131家次;创新监管方式,采取含特药品“互联网+智慧监管”、“互联网远程处方”管控,防止药品流弊事件发生,并在系统实名登记销售“四类药品”357085盒,规范上报发热病人151例;强化药店疫情防控,停业整改32家次,组织药店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8000余人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960人次,检查化妆品、器械经营使用单位608家次,立案查处案件6件,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61750元;开展儿童化妆品、网络销售化妆品、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等产品专项检查,检查经营使用单位102家次,均未发现不合格儿童化妆品;检查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68家次;开展药品抽检60批次,医疗器械抽检7批次,化妆品抽检10批次,暂未发现不合格样品;评审药品不良反应1294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81例;评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293例,其中严重不良事件10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110例,无严重不良反应。
(三)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春雷行动2022”专项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超期未检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行动,以及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各类专项监督检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820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51家、各类特种设备1800余台(套),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503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74份,隐患整治到位率95%以上,有力保障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建设和“清单制管理”工作,200余家特种设备重点使用单位对4000余台(套)特种设备开展了风险辨识,制定了清单并按清单落实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工作,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辩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
(四)切实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加强对28家工业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确保获证企业持续保持获证时生产条件;二是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检查,对总批发商1家、零售商3家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2个,已整改完毕;三是开展以塑料污染治理监督检查,检查塑料购物袋批发商13家、五金农资杂货店农膜销售商5家、副食超市5家,对不符合国家标准和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责令立即下架;完成对汽油、柴油、液化气、蓄电池、口罩、化肥、消防器材等高风险工业产品102批次监督抽查,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95%,完成40份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报告的案源移送及后处理跟踪。
(五)坚守疫情防控防线。摸排冷库412家,涉进口69家;检查进口冷链商家154户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组织冷链食品从业人员1772人进行疫苗接种,督导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24375人次开展核酸检测,环境采样689份;组织4家骑手公司的外卖骑手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安排1536人次志愿者下沉长安路社区,组织开展12轮次核酸检测;组织91人成立党员先锋队,协助社区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包保。
四、持续深化改革,优化升级营商环境
(一)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减负降本落到实处,为2768户企业免费刻制印章11073枚,为460户企业提供免费寄递服务,实现企业开办费用“零成本”;推行企业开办“一件事”服务模式,将企业开办5个环节并合为1个环节,开办流程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办结;大力推进登记全程网办,截至10月31日共为企业办理设立登记2981件,其中全程网办2750件;变更登记3111件,其中全程网办2544件;全面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今年以来共为企业办理注销登记1414件,其中简易注销711件,节约公告费用113.12万元。推行企业登记“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企业集群注册便利化,共办理经营场所备案登记3件,集群注册企业登记296件;推动“证照分离”,压缩办证时限,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减为12个,共办理1866件。
(二)持续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牵头全区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已完成24个联查事项,结果公示100%。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成立企业信用建设专项小组。2022年全区共有1434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吊销140户企业。今年共移出经营异常447户,移出严重违法企业3户,行政处罚信用修复4户。
(三)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兑现了2020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评审验收的10户民营企业鼓励资;积极培育参加2021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民营企业,邀请专家团队对企业“问诊”并对症下药;开展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工作,累计向7.45万户市场主体发放“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1-9月已享受优惠政策市场主体户数3.64万户,已享受优惠政策涉及金额185460.28万元;开展“万名干部上门、万户企业暖心”专项行动,收集问题115个并分解给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化解。
(四)加大公平交易监管力度。开展粮食购销领域的专项检查工作,对不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4家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对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价格专项检查,对2家涉嫌违反收费政策的培训机构移交执法处理;对1家物业管理公司不执行国家转供电政策情况作出行政处罚;疫情期间,及时宣传相关价格政策,制止中心城区部分猪肉摊贩哄抬物价违法行为,并对部分拒不改正的摊贩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申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县和东坡泡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东坡区);对2021年新授权发明专利、海外专利的6户企业25项专利进行资助,共计36608.5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永丰”系列品牌规划,注册“东坡永丰”集体商标、“眉州永丰”“永丰村”普通商标、“东坡永丰”互联网品牌;与青羊区市场监管局共同举办知识产权“进企业”活动,共计100余家企业参与了培训。
五、加强常态学习,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一)积极开展学法考法活动。今年以来,全局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知识大学习活动,依托学习强国APP、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局网络学院、汇贤学堂等平台,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开展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工作,共193人参加培训,185人参加考试并通过。
(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制度,做好普法宣传。一是结合“法治四川行”工作,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召开了“3·15”品牌汽车消费维权座谈会,在行政审批窗口设立宣传点,向全区广大市民发送消费维权提示短信6万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我局微信公众号推送2个消费维权短视频,倡导健康、文明、理性的消费方式,倡导企业信用监督,营造诚信经营的消费市场氛围;联合青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个单位举办了知识产权“进企业”专题活动,东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设分会场,共计100余家企业参与培训。二是结合监管执法工作组织各项业务培训和宣传活动,召开了冷库库长培训会、中小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白酒小作坊生产规范培训会、国家酒类新标准培训会、燃气具销售企业集中约谈会等各项培训会,提升了经营者学法守法意识,共同维护我区和谐良好市场秩序。
六、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工作安排有待提升。一是落实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的抓手和举措有待进一步创新;二是行政执法工作方面任务较重,法治政府建设进展不平衡,基层法治创建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监管任务重,执法人员及法律专业人员相对不足。机构改革对专业化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市场监管系统经过几轮改革,市场监管系统的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紧缺,执法人员办案经验不足,法制审核人员工作量大。
(三)监管压力大,培训难以“面面俱到”。由于我局的工作涵盖工商、食药、质监、物价、知识产权等多领域多方面,日常工作十分繁杂,集中性法律法规规范培训次数偏少,法治教育培训针对性还不够强。
七、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法治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针对更新的法律法规内容,采取“执法大比武大练兵”、线下授课、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继续优化服务措施,做到准入“零门槛”、服务“零障碍”,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创新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强化信用监管,保障“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覆盖。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加强价格执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集中整治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扰乱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将依法行政的理念贯穿于公共服务与监管的全过程。
(三)做好行政复议、应诉与负责人出庭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应诉规范化建设,做到行政复议应诉人员管理规范化、办案流程规范化、办案场所规范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专业优势,促进复议、应诉工作效能的提高。持续做好负责人出庭工作,确保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四)开展“八五”普法和法治宣传工作。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推动八五”普法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民法典》、《宪法》和消费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主题的法治宣传实践活动,探索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发挥更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