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纪念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
东坡区水利局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有限资源。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方针,需要进一步强化水资源配置调度,深化水环境系统治理,加强取用水日常管理,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管住用水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
严把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严禁超用水定额审批,依法办理取水许可建立区域取用水管理对象清单,及时开展取用水核查和总量管控台账。2020年东坡区用水总量为3.9424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85.92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7.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7;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完成市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目标任务。
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水资源安全利用。
(一)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约用水。
目前,我区内已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45家、居民小区15家、工业企业9家,达标建设工作已顺利通过省水利厅验收,为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节水型城市的创建,起到充分示范带头作用。并且出台了《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地方规范性文件,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夯实保障基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二)纵深推进河湖长制,系统治水。
2020年,各级河长、巡河保洁员履职尽责,累计巡河1.1万人次,解决河湖问题3200余个;创新工作模式,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00余座、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点5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点13个,建成生态廊道1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600余亩。
(三)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喝上好水。
区委、区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超前谋划实施“引青入东”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3亿元,供水规模10万立方米/天,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于2020年12月底完工,二期工程于2020年10月开工,2021年3月实现通水。该工程是眉山市全域安全饮水项目,惠及眉山市中心城区及周边6个区县,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彻底解决岷江以西农村居民饮水问题,全面实现“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提升。
三、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一)着力搞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加快“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加大项目储备,力争将计划储备的44个水利项目纳入省、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对接国土空间规划,适应“多规合一”要求,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力争将涉水空间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
(二)严防“水灾害”,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一是强化值班值守,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及时进行预警预报、落实专业人员负责山洪灾害设备运行维护,加强调度,对各镇、各水库管理单位汛期值班值守进行不定时暗访和督察;二是加大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各镇成立多支巡查工作小组,加大隐患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不能及时整改的安全隐患落实专人值守,汛期后及时开展水毁修复。三是加强应急处置,汛期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向上报告,组织会商调度,科学应急处置,确保实现“三不”目标。
(三)扎实推进“水保”治理,做实优服务强监管工作。
逐步开展重点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实施一批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202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平方公里,今年要继续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监管,认真完成水利部、省水利厅下发的水土保持遥感监管疑似违法违规扰动图斑核查认定工作及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野外复核工作。
经过全区人民和水利人的不懈努力,水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水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截至2020年底,全区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优良以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已然变成现实,生态宜居的幸福东坡重回人们的视野,践行新发展理念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