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和概况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经营及发展是当前社会关心的一个焦点,对医院的管理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对乡镇卫生院的审计,关注相关政策对医院发展的影响,揭示乡镇卫生院在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对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初经区委审计委员会审定将对乡镇卫生院的审计纳入年度项目计划,通过与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充分沟通,了解全区乡镇卫生院收支总体情况,最终选取近三年医疗收入排名靠前的某镇卫生院作为审计对象。医院业务范围广、收费项目多、数据体量大,采用传统的手工查账审计,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服务审计工作,将事半功倍。
二、运用大数据分析,提质增效
(一)组建数据分析小组。由2名计算机专业审计人员专门负责对医院大数据进行审计和分析。
(二)严格按要求采集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完整采集医院财务电子数据和业务电子数据,同时,从医保管理部门采集获取相关业务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链;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对2019年至2021年眉山市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目录表进行整理,导入 SQL SERVER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校验,分类汇总数据,与卫生院财务报表上的医疗业务收入数据相比较,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做好数据分析,提升疑点核查精准度。立足于提升数据关联比对和深度挖掘能力,运用数据关联分析对卫生院收费开展深层次多角度数据挖掘和比对分析,对分析疑点认真核查,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锁定问题,准确定性,查证医院存在违规收费行为,确保审计质量。
三、主要分析思路和方法
(一)自立项目收费。一是自行设立不在医疗服务收费目录内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二是自行设立未经审批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目录中有收费项目,但未定价情况)。将卫生院HIS系统门诊、住院收费明细数据和物价部门文件规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导入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对比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手册》和定点医疗机构HIS系统中的诊疗项目结算明细表中项目的差异,将HIS系统中存在而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手册》中不存在的记录作为疑点。
(二)提高项目收费标准(超标准收费)。从《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手册》中筛选出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和限制性收费医疗服务项目,通过分析对比卫生院HIS系统的收费数据,检查是否存在违反限制性收费规定的问题。在这项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难题是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三年内频繁调价,需要人工筛选相同时间段的价格分别进行比较,计算得出疑点数据。
(三) 重复项目收费。解读项目内涵,筛选重复收取原已包含在医疗服务项目中的子项目诊疗费用。该问题的特征是:定点医疗机构向患者收费诊疗费用时,重复收取已包含费用。以“骨折夹板外固定术”为例:项目内涵“含整复固定,包括复查调整、8字绷带外固定术、叠瓦氏外固定术”,定点医疗机构在向患者收取骨折夹板外固定术费用的同时,还收取了骨折整复术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同一小时向同一患者同时收取骨折夹板外固定术和骨折整复术的,骨折整复术费用即为重复项目收费。
四、数据分析成果
通过数据分析,最终查出违规金额60余万元,移送医保部门进一步处理。形成审计要情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报告,有力推动了相关主管部门积极整改,针对问题举一反三,对全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该审计项目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卫生院收费数据,从中发现疑点,确定审计重点,创新了审计思维,补齐了传统审计模式短板,揭示了医疗乱收费问题,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