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正在区财政审计的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通知参加由市局组织实施的跨地区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了清明,别了亲人,冒着绵绵细雨,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在经过了11个多小时的摇晃,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初到一个完完全全陌生的城市,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不熟悉,对需要完成的审计任务,心里觉得很忐忑。第一次参加这种大项目审计就负责税收、财政非税收入、国库支付中心、社保基金四大部分的审计,以及部分报表的填报工作。虽然以前也参加过地税、财政项目的审计工作,但是基本属于打酱油的角色,很多事项都是在领导、老同志、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的。对很多问题的认知还处于一种迷糊状态,没有完全搞清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换句话说,知道可能存在某种问题,但是不知该通过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去查证,无法找到切入点。领受任务后,顿时觉得压力山大。
累人的开局——被“忽悠”了一下
实施审计后,被审计单位提供了财务数据前台备份、财务数据后台数据库备份等电子数据资料,这两种数据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成功导入AO后才能进行查询分析。该县财政局使用的软件新中大、四方至诚我以前没有接触过,新中大除了报表可以导出我们平时最喜欢的EXCEL表外,明细账就不能导出来了,只有导入AO才方便我们审计的后续工作,还好新中大备份数据成功导入了AO,但是对总预算四方至诚的导入就犯难了。通过在网上查询和请教同事,得知前台备份根本就导不进去,后来取得了该软件的后台SQL数据库备份数据,采集数据成功,可是进入最后一步账表重建时总是失败,由于时间关系就只有看纸质账了。通过这次失败的经历,我才认识到平时应该加强对AO数据导入的学习与应用,有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地税部门的数据都是EXCEL表,数据量比较大,经过整理导入SQL数据库,将按年度汇总与税种分类汇总后的金额与地税部门提供的报表金额进行核对,发现数据根本对不上,每年相差几千万,我意识到提供的电子数据不完整,缺了很大一部分,当时觉得被“忽悠”了一把。三四天后才又提供了完整数据,浪费了我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前期对数据的采集、整理、核对、验证是审计工作的基础,真的很重要。
初次的较量——再被“忽悠”了
第一次对财政非税收入进行审计,心中无数,把方案内容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结合并对照审计报表需填列的内容,设计了一个电子表格,将非税收入按年度、类别、当年收入金额、当年缴库金额、当年未缴库金额、年末累计未缴库金额等字段进行统计。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预算内其他收入”科目、“代管资金”科目、“内部往来”科目明细账中,有好几笔金额特别大,单笔金额几千万至上亿,都是写的“某地方征地拆迁补偿款”,通过查阅相关原始凭证,发现是某矿业公司转进来的钱。这个公司为什么转这么多钱进来呢?同样的征地拆迁补偿款为什么一部分作为预算内其他收入缴入金库?一部分又通过“代管资金”、“内部往来”科目拨给了“投资股”?
带着这些疑问,要求财政局综合股提供相关的协议、合同,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感觉又被“忽悠”了。财政局综合股说没有!问县国土局,没有!问财政局的分管副局长,几天过后得到的回复是“不好意思,找不到了”!联系县政府办的主任,才向我们提供了某集团下的某铁矿公司与县政府签订的征地协议,就这样十多天过去了。
再次较量——不被“忽悠”
接着,我们将征地协议与土地出让台账等数据核对,延伸审查财政局投资股基建专户的往来明细账,发现有一笔“2015年12月末综合股销户专入的资金几千万”。经查这个账户不在之前向审计组提供的6个专户中,那么为什么要销户,这个账户资金来源是什么?又用于了哪些方面?询问综合股的会计说“不清楚,这个账户一直是刘股长在管理”,追问刘股长说“该账户已经销户,账已移交档案室了,要看这套账,需经过县委书记的同意,我们要向领导请示”。我的天啊!看一个账户资料需要县委书记同意,没问题才怪。我开始有走对路的感觉了!
过了近一星期,账户的资料拿来了,但是“凭证只找到2本,2015年的找不到了”,“去年的怎么会找不到呢”? “会计资料遗失,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哦”,过了没一会儿 “2015年的找到了”。这才是真正的“较量”,有底气不被“忽悠”。原来这个账户里的几个亿也是上述矿业公司转入的征地拆迁补偿款,用于了政府的各种开支和工程支出等,属于隐瞒和坐收坐支财政收入。
再接再厉——扩大“战果”
通过了解该县的县情,矿产资源特别丰富。分析地税部门征管数据,纳税金额排前10位的有7位都是矿企,且缴纳的资源税占比很大,但金库报表上反映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某年只有几百万。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计算基数都是矿产的开采量,那么缴纳的税和费应该是匹配的,接着审查非税收入中的专项收入,奇怪的是一笔矿补费都没有?继续追查,发现矿补费没有通过非税专户,而是由国土局收缴后直接缴入金库,国土局账上“应上缴财政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科目年终都是平的,无余额,奇怪了,难道收了的矿补费都缴了?延伸审查其他科目,发现“应上缴财政收入—代管资金与其他收入科目”金额比较大,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几千万的矿产资源补偿费都是以“代管资金”的名义缴入非税专户,没有及时缴入国库,截留了上级收入。后来又进一步查实了几千万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征未征。
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常常感觉数据与数据之间,似乎没什么关系,但只要细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职能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关键节点以及管理风险(薄弱环节)加以关联分析,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从而发现疑点,再经过调查核实锁定证据。这就是我这次异地审计的一点收获,从开始时的忐忑不安到现在信心满满,真是一次难忘的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