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审计局 梅华)新常态下,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审计机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为防范审计风险,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打造优秀审计项目,眉山市东坡区审计局采取建立健全法制股、完善审理机制、创新审理模式等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审理工作方法,促进全局审计质量迈上新台阶。近两年来,东坡区审计局实施的区文广新局局长、永寿镇政府党政负责人、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经济责任审计及区城乡医疗救助专项审计4个项目被眉山市审计局评为优秀或表扬项目。
一、审理前置,防范重大项目审计风险
在项目审理中,发现个别重大项目存在审计风险:一是由于实施方案的编制遗漏等原因而未对相关重大事项实施审计;二是审计组已经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送法制审理时发现审计证据不充分或法律法规运用不当等问题,审计组重新查证并定性处理,结果造成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产生较大争议,陷于被动。为有效防范审计风险,东坡区审计局今年积极探索重大项目审理前置。一是提前介入实施方案的编制。对初步拟定的审计实施方案实施审理,查找实施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审理意见,指导审计组及时补充、完善,切实提高实施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提前介入项目审计实施过程。对审计记录是否真实、完整,审计底稿认定的事实及结论是否准确恰当,审计证据是否具有适当性和充分性,审计方案确定事项是否存在遗漏等进行现场审理把关,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应注意事项,将质量风险控制在最低。三是提前介入重大违法行为的核实处理。与审计组一起研究讨论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指导审计组查实证据及移送处理事项。四是提前介入征求意见稿的拟定。改变以往在被审计单位回复后再审理的情况,审计组在发出征求意见稿前先征求审理人员意见,审理人员对征求意见稿的法律法规运用,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及审计建议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
二、出谋划策,形成优秀项目剖析制度
审理发现大多数审计人员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不强,对打造优秀项目缺乏积极性。针对此问题,东坡区审计局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一是围绕打造优秀项目的要点及思路,针对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制定了打造优秀项目注意事项的建议书;二是由局机关对上级审计机关表彰的优秀项目的审计组成员给予重奖;三是由优秀项目的主审撰写审计案例,介绍审计思路、突破关键问题的技巧、项目现场管理、项目宣传以及成果运用等方面,并在全局业务会上进行交流,让更多的审计人员得到提高。
三、开办讲堂,强化审计人员质量意识
东坡区审计局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将当年审理出的问题从审计实施方案、审计证据、审计记录、重大违法行为检查、审计报告等各个流程进行归纳分类,就审理中发现的普遍性、共性及新问题在局审理讲堂中与审计人员进行交流讨论,双方就项目审计和审理的难点充分交换意见,形成共识和合力。通过开办讲堂,进一步强化了审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审计质量明显提升。
四、创新举措,提升审理人员业务能力
审理人员能力和责任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计质量。东坡区审计局创新举措、明确责任形成机制,着力提升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一是细化审理人员的审理事项,制定审理工作台账。将审理意见书原稿、业务部门提交的审计结论性文书、审理意见采纳情况说明书、审理工作台账等审理资料存档。二是审理部门建立适用法规库,对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工程、财税等类别进行收集,对失效的法律法规进行整理,及时纳入新增或修订的法律法规,为审计人员提供实用的审计定性、处理处罚依据。三是要求每位审理人员每年撰写3篇关于审理工作方面的信息或调研文章,以提升审理人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通过综合施策,业务股室和审理部门大家齐心协力形成合力,东坡区审计局的审计质量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