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委政法委率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一行调研东坡区“公调对接”

责任编辑:区司法局 文章来源:区司法局 发布日期:2017-12-21 点 击 量:

 为进一步规范“公调对接”机制、完善软硬件建设,推进实体化运作,2017年12月14日上午,眉山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专职副主任刘然国,市公安局副局长王怀轩、市司法局副局长牟锐等一行深入东坡区通惠派出所、苏祠派出所调研“公调对接”工作。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杨国全,区大调办专职副主任李艳,区公安分局副政委周亮,区司法局副局长周永宁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在现场查看了入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查阅了案卷资料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我区关于“公调对接”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对两个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的人员、场地等均已达到“公调对接”工作标准表示满意,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基层“公调对接”工作征询各部门意见,广纳良言,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自《眉山市司法局 眉山市公安局关于加强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工作的意见》(眉司法发【2017】40号文件)制发后,区司法局高度重视,积极与区公安分局密切配合经过不断努力,已在10底前在眉山中心城区通惠街道派出所、苏祠街道派出所、大石桥街道派出所、开发区派出所、紫竹派出建立了5个入驻人民调解工作室,在白马镇新建一个派驻调解室。各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结合各派出所实际,因地制宜,将人民调解组织区域划分为调解区和办公区,配齐必要的电脑、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并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并按照《四川省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办法》要求设置门(座)牌,悬挂人民调解标识,公示人民调解相关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调解流程、调解室组成人员,张贴了倡导语等。

 调研组一行在听取了各部门的汇报建议后对我区“公调对接”下一步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在中心城区“派驻式”人民调解室组建完成后,积极在农村派出所推广建立。二是人员和经费问题可以借鉴区法院“诉非”衔接的运转模式,建立吸纳退休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专业技术人员,邀请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建立专家库,参与调解工作,提升调解的专业化水平。争取把调解经费纳入政府预算,确保经费有保障。三是深化联动,形成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强大合力。通过推进“公调”对接,进一步推动形成各司其职、衔接灵活、对接广泛、功能完善的工作格局,解放基层警力,推动人民调解创新发展,实现部门之间的合作共赢,实现社会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