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邻距离” 城市治理有温度

责任编辑:区委社会工作部 文章来源:东坡区委社会工作部 发布日期:2024-10-08 点 击 量:

聚焦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等重难点问题,东坡区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三邻”工作法(即邻里网、邻距离、邻里心),以打响东坡邻里品牌为抓手,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东坡特色的城市善治之路。其中,将重心下移,把资源与服务纵深到群众“最后一米”,确保基层治理的“供”,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实现服务“邻距离”。

提供“差异化”精准服务。2024年秋季学期已经开启,东坡区一所颜值高、配套全的幼儿园也顺利投入使用,这就是眉山机关幼儿园北校区。在这里,五彩斑斓的建筑、优美宽敞的环境、崭新大气的室外游乐设施一应俱全。攀爬区、室外活动区等多功能运动区规划科学,为孩子提供超大的户外活动空间。

眉山机关幼儿园北校区是2024年区定民生项目之一,占地面积6902㎡,项目总投资3200万元,设置有12个教学班,可提供360个学位。“我们将全力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卫生、现代的温馨家园。”眉山机关幼儿园园长彭红莲介绍。

在新城区,东坡区新增公立幼儿学位3510个、托育机构8家、普惠性托位660个、健身场所30个,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老城区,新增养老服务点26个、医疗服务点32个、老旧小区停车位13362个,重点探索社区物业、片区物业模式,实现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向“兜底管”转变。

提供“亲邻化”便民服务。针对老城社区阵地资源有限、服务空间匮乏问题,苏祠街道为民巷社区党委积极对接1100m²邻里中心建设事项,全程跟进施工进度,深度参与邻里中心设计工作,将社区实际、居民需求、服务类型等因素融入邻里中心功能设计。

“为民巷社区邻里中心建成后,将协同商业中心、文创中心、青年公寓等功能服务分区,提供公益活动、公共服务、人才集聚、文旅休闲等一体化便捷服务,更好的服务周边居民。”为民巷社区党委书记彭静玲表示。

东坡邻里中心·水云间分中心(以下简称水云间邻里中心)自启用以来,以切实为小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积极开展邻里讲堂、书画比赛、友邻互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丰富居民生活、促进邻里关系和谐、营造小区良好氛围提供了平台,也为小区居民参与小区基层治理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场所。

水云间邻里中心以“家”为理念,设立红色家、和美家、幸福家、梦想家,涵盖水墨书屋、党员活动中心、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心理调解室等功能服务区,让居民朋友能找回初心、重返童心、获得舒心,享受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水云间小区曾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为解决老旧小区环境脏乱、管理混乱、人心散乱的“三乱通病”,小区党支部探索实行“513”工作法(即一核三元、一事三议、一讲三室、一约三评、一网三防),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水云间小区完成了环境治理、小区融合、加装电梯、建成邻里中心四件大事,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邻聚力”、心与心的“零距离”,激发了住户崇德向善、聚力干事的“向心力”。

水云间邻里中心仅仅是东坡区加强邻里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为提供“亲邻化”便民服务,东坡区根据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群众需求等因素,统筹财政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建设规划布局金龙、水云间等“街区级-社区级-小区级”3级邻里中心37个,服务全区群众50余万人次。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东坡区按照“开放、集约、共享”的原则,着力将社区邻里中心打造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营专业化、社会化的“15分钟党建服务圈”,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便利。

提供“智慧化”高效服务。东坡区将1430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苏心办”智慧政务系统,300余项业务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建成“智慧社区”16个、“智慧平安小区”204个,区级层面实现视频监控资源联网运用,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东坡区坚持以党建联建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不断激发各类群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共建共享,拉近“邻里心”。

宏福园(为民巷16号)小区始建于1990年,改造前存在违章搭建的情况。为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在为民巷社区的组织下,宏福园小区成立了自管委员会,在小区院落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22年小区改造后,新增停车位10个,解决了业主停车难问题,在自管委的管理下实现业主分红。

近年来,东坡区动员群众组建舞蹈队、棋牌队等趣缘队伍125支,在老旧小区成立自管委662个,通过居民议事厅、业主恳谈会、楼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有效解决停车难、高空抛物等群众身边难事2000余件,充分激发群众治理“主人翁”意识。

与此同时,建立“区级领导联社区、部门干部包小区、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落实区级领导“一对一”联系48个城市社区,4000余名“包保”干部、70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小区)报到,争当社情民意“信息员”、服务群众“志愿者”。

此外,深入实施“五社联动”机制,探索建立6支社区慈善微基金,动员350余家社会组织、1000余名持证社工人才、9800余名志愿者,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构建多元联动治理格局,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东坡区充分发挥网格在组织架构中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做实网格“小细胞”,切实织密“邻里网”,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大效能”。

在建强网格组织、统筹网格资源的基础上,东坡区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上下联动机制为载体,建立5级事件办理机制,汇聚在打通了40个区级部门、26个市级部门平台资源的区综治中心予以集中处置,做到群众难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推动群众满意率提升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