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6月16日讯(吕伟利 文/图)全省唯一,眉山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功跻身“国”字号,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培训会将于本月21日在眉山召开。
惠通食业现代化全自动生产线
6月6日,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第一批)公示结束,“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在全国入选11个园区中脱颖而出、排名第一。
6月15日上午,多家媒体前往中国泡菜博物馆、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泡菜质检中心、四川惠通食业有限责任公司及泡菜原料基地,集中采访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核心区——中国泡菜城,探秘园区的发展轨迹。当天下午,东坡区委宣传部又主持召开了座谈会,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眉山市东坡味道推进办(市农业局)、中国泡菜产业园区、东坡区农业局分别介绍了创建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相关情况。此为四川新闻网第三篇系列报道:“完善利益联结 让农民得到实惠”。
以中国泡菜城为核心的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缘何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答案是:在中国泡菜城的建设发展中,科技创新引领加惠农利益联结机制,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中国泡菜城万亩绿色蔬菜基地(资料图片)
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农增收
据介绍,中国泡菜城将“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利益联结机制作为泡菜产业发展核心内容,通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利益分享,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前,园区内入驻泡菜企业60家,建成标准化泡菜原料种植基地14万亩,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470元,比园区外高出33个百分点。仅惠通食业2016年就实现产值超过2个亿,利税近2000万。今年1至5月,惠通食业利税已超过去年。上周( 6月8日),两位中央委员、正部级领导调研园区时也都到惠通食业参观考察,对其贡献充分肯定。
园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规划“一中心、六基地”产业布局,做到了城镇、产业、交通、新农村、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坚持土地确权颁证:园区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率100%、确权面积35万亩。坚持土地流转:创新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由政府出资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引导农民先将土地进行预流转。经打包整理后再集中对外引进业主,发展适度规模种植。目前,园区流转土地27.7万余亩、流转率79%;坚持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中国泡菜城”,建设泡菜风情街、美食街和文化广场,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中国泡菜博览会,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大力推进电商创业创新和上下游产业发展。
中国泡菜城蔬菜基地(夏)稻(冬)菜轮作 增收增效惠农
“四大强化”筑牢利益联结屏障
强化金融保障:政府设立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和信贷风险基金,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全面实施蔬菜特色保险、蔬菜价格指数保险,有效防控种植风险。强化科技保障:建立以泡菜研究院为龙头科技创新体系,选育推广原料优新品种,集成配套技术,实现原料基地高产高效。强化质量保障:建立健全园区、镇、村三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园区负总责、乡镇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工作机制。园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0%以上。强化权益保障: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法律机构力量,成立泡菜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有力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惠通食业推出泡菜优选新品系列
“四种模式”完善利益联结分享
以“企业+农户”为主的订单合同型联结模式:全面推行“订单农业”,目前,园区泡菜原料种植订单率90%以上,带动12万农户增加收入3.06亿元。以“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流转聘用型联结模式:龙头企业建种植基地,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金的同时,可以在基地务工,也可以进企业务工。园区解决农民常年务工和季节性务工2.6万人,年实现务工增收8.6亿元。以“合作社+农户”为主的服务协作型联结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农技知识、农资购买、农机服务、质量标准、销售,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如好味稻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以“稻—菜轮作”模式种植优质水稻和泡菜原料,年粮食总产量1.6万吨,实现机械跨区作业6万余亩、机械烘干稻谷4万余吨,社员累计分红660余万元。以“综合体+农户”为主的三产带动型联结模式:安置从事园林、环卫、劝导等公益岗位,带动农民从事餐饮、旅游电商、物流、运输等泡菜上下游产业,切实增加收入。
多家媒体记者在园区蔬菜基地见到有600亩规模、带领数十户种植户的专合社负责人和种植大户,他们表示,这些年建设中国泡菜城、发展东坡味道产业,让当地农民都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