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园走向大基地 带动农户有奔头

责任编辑:眉山“中国泡菜城” 文章来源:眉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7-08-29 点 击 量:

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始终坚持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科学规划布局,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牵头、农户参与等举措,严把原料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利益联结机制三大环节,有力促进蔬菜产业迅猛发展,闯出了一条蔬菜基地规模化、龙头企业集群化、蔬菜产业品牌化的新路子,实现了“从小菜园走向大基地,从小菜篮走向大市场,从小生产走向大产业”的转变,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16年,该园区建成原料基地14万亩,带动15万菜农种植蔬菜43万亩,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470元,比该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1高33个百分点。


                                         蔬菜基地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基地产业迅猛发展

“基地各项机制和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方便我们发展机械化和规模化种植,现在效益是一年比一年好。”几年前,永寿镇永德村7组村民徐建军返乡承包土地种植蔬菜,如今已流转1000多亩土地进行“稻——菜轮作”,去年,仅蔬菜一季,他所在的合作社就获益上百万元。

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该区成立了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建立了由园区统一向村集体流转土地,再面向新型经营主体转租的土地流转机制,同时引进吉香居、川南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建规模化种植基地。

同时,种植大户和合作社数量日趋增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升,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生力军。目前,该区共培育扶持家庭农场3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70家,培育蔬菜种植大户182家,已建设标准化基地14万亩。

绿色种植标准生产 打造优质原料基地

走进中国泡菜城万亩绿色蔬菜基地,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显得格外抢眼。“可别小看这些灯,这是一种杀虫灯,在确保泡菜原料绿色、安全中,它们可发挥了大作用。”崇礼镇白马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清称,现在泡菜厂收购原料,对农残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

从2012年开始,该区集中打造泡菜原料种植基地,“绿色、安全”成为重要目标。除了新建道路、沟渠,还全面推广绿色防控设施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王洪清说,如今,泡菜加工企业都实行“订单蔬菜”,先签合同后种植,合同里会注明,不达标就不收购。

在推广绿色种植的同时,该区还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面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农产品出园抽检达到99%。“虽然要求高一些,但确实给种植户带来了好处。”该区泡菜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泡菜原料平均收购价在1000元/吨左右,即使比其他地方高,但照样不愁卖,种植基地内更是出现了企业‘扎堆’抢购的场景。”

                         体制机制创新有活力 农户成为增收主体

依靠“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各大泡菜生产企业与菜农签下大批的蔬菜种植订单,让农民提早吃下“定心丸”。目前,该园区泡菜原料种植订单率90%以上,带动12万农户增加收入3.06亿元。

依托“企业+基地+农户”为主的流转聘用型联结模式,园区解决了农民常年务工和季节性务工2.6万人,年实现务工增收8.6亿元。村民王俊英说,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收租金,每天还能就近做零工挣钱,有了双份收入,日子更好过了。

以“合作社+农户”为主的服务协作型联结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农技知识、农资购买、农机服务、质量标准、销售,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以“综合体+农户”为主的三产带动型联结模式,通过安置从事园林等公益性岗位,带动农民从事餐饮、旅游电商等泡菜上下游产业,切实增加农户收入。农户种植“无忧菜”,企业收获优质放心原材料,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户和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