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点燃东坡发展新引擎

责任编辑:区科协 文章来源:区科协郑凌月 发布日期:2017-12-18 点 击 量:

  日前,以“创客东坡 引领梦想”为主题的眉山市第二届创业成果展在我区举行,百余家企业提供了大量技术含量高的科技项目和特色创业成果,还有融互动性、参与性、实用性及科技性于一体的实物或模型亮相,“创新”成为各类创业项目的鲜明标签。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二字多次出现,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要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建区设市20周年座谈会上,市委书记慕新海也明确指出,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必须始终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三条路径,以创新破难题、以创新增动力、以创新促发展。
  在创新驱动风起云涌的当下,我区又该何去何从呢?
  近年来,我区始终聚焦泡菜食品、生物医药、机械制造三大特色产业,聚力将“中国泡菜城”、“西部药谷”、“机械产业园区”打造成特色产业聚集区,全区不断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创新驱动这一短板上加大投入,年均投入50余亿元,实现了“东坡制造”量与质的根本转变。
  泡菜食品产业企业每年投入创新的资金高达上亿元。泡菜微生物分离、盐水回收、低盐发酵等10多项技术获国家专利,吉香居直投式乳酸菌技术、基于泡菜优势微生物及其生物反应器连续自控技术示范项目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自从直投式乳酸菌发酵科技创新项目竣工投产后,公司人工成本直接减少三分之二,产能却增加了3倍。“中国泡菜城”不断在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上转型升级,目前已入驻泡菜食品企业64家,建成标准化生产线135条,有6件中国驰名商标、19项国家发明专利、17个有机食品、74个绿色食品等国字号招牌。
  “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作为糖果行业的佼佼者,茂华食品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申报专利几十项,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目前已成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眉山市糖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至2017年6月,我区企业新申报各项专利1161件,其中发明专利313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45件,产生经济价值近55亿元。
  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措施得力的政策保障。针对创新驱动,我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为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统筹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结合区情,出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若干扶持政策,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研项目补助等多个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区科技局工业科技股股长张琳告诉笔者,长期以来,我区坚持“科技与专利”互惠,实施《东坡区专利资助办法》,2016年9月—2017年9月共兑现资助资金23.55万元,资助专利256件。同时,我区还建立创新联盟,突出抓好中国优质泡菜现代化产业技术专利联盟工作,并强化创新孵化器建设与运行管理,推进”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东坡区创客孵化园”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总量96件,居全市第一。
  在区委、区政府的引导下,我区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深化工业供给侧改革,产品质量、产品安全、产品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东坡工业实现了量与质的根本转变,“东坡制造”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东坡泡菜”品牌价值已达104.6亿元,千禾酱油醋系列产品成为高品质健康酱油醋的第一品牌,茂华“巧巧”高档糖果系列成为行业高端健康产品,富生电器高效制冷压缩机产品国内销售遥遥领先……
  目前,全区共成功创建院士(博士后)工作站5个,建成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创新型企业43个,促成23家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成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引进“高精尖缺”优秀人才87名。“东坡泡菜”、“东坡肘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导制定了全国泡菜行业标准,成功申报9个中国驰名商标、42个四川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截止10月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22.38亿元,同比增长8.2%,位居全市第一;完成工业投资84.96亿元,更新改造投资55.59亿元,投资总量均居全市第一,增速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入库税金5.08亿元,同比增长58.69%。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正以平稳较快的增速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没有问题。科技创新,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东坡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