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准生证”3个多月的时间,府新区眉山片区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陆续引进外资项目10余个。这让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云东立喜上眉梢——今年5月,府新区眉山片区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正式获批全省第五个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
这不是眉山的农业园区第一次在全省引领潮流。2017年,全国第一个“国字号”现代农业园区,就出现在眉山。当时,眉山东坡区泡菜产业园区正式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接下来,地处成都平原和都江堰灌区且自古农业发达的眉山,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看机遇:
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
“我们必须抓住战略机遇,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谈到下一步打算,眉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脱口而出。因为,当前省委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先手棋”,身处都市圈的眉山农业大有希望、大有可为。
眼下,对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眉山在农业领域的定位很清晰: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
具体来说,紧盯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市场、瞄准都市人群,依托农业园区抓融合、搞加工、提品质,打响特色品牌、培育企业品牌。同时,聚焦“都市”,抓融合、拓功能,并突出高端性,集中力量打造高端品牌,让人愿意来;突出舒适感,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让人愿意住,让人愿意玩。
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也已清晰标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前述负责人介绍,此前的实践来看,无论是中法农业科技园、东坡水产种业现代农业园,还是西南智慧农业园、中国泡菜城,都在不同程度上助推眉山的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例如,依托泡菜园区,眉山的泡菜做出了大产业,而依靠园区,眉山还把自家的晚熟柑橘做成了全国第一方阵。
话落实:
高起点建设现代农业园,补齐品质、品牌等短板
那么,眉山该如何继续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当头炮”和重点是补短板。眉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全省相比,眉山现代农业园区整体上还处于提档升级阶段,存在组织化程度还不高、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品牌化打造还不够等不足和短板。
因此,接下来,眉山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上,将突出规划引领,立足园区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生态本底,高标准编制园区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和详细规划,做到产业定位精准、基础设施现代、服务平台配套。要突出项目引领,坚持立足产业优势引项目、支持骨干企业上项目“双向发力”,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人才、流通、要素“五位一体”的政策保障体系,以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带动园区发展。
具体执行层面,首先将坚持龙头引领,聚焦“5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同时,以“新产品”“新营销”创造需求、引领需求。此外,还要挖掘产品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加强品牌营销,打响绿色品牌。
其次,突出市场引领,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园区运营公司化、资本投入多元化、产业服务社会化,将政府、市场、农民三方有机联结起来,以助农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园区公司+市场主体+专合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农民受益”的新路,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园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