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阳光文化”、锻造“阳光队伍”、树立“阳光心态”、建设“阳光机关”、保持“阳光生态”,引导干部职工忠诚事业、心向阳光、恪守“底线”。近日,眉山市纪委监委印发《“清风扬眉·向阳而生”专项行动方案》,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专项行动内涵
“清风扬眉·向阳而生”专项行动包含“清风”“扬眉”和“向阳而生”三个方面内容。“清风”意喻干净、廉洁;“扬眉”意喻担当、斗争;“向阳而生”意喻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干部心向阳光,事业生生不息。
“清风扬眉·向阳而生”即眉山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坚持“态度鲜明、工作透明、政策讲明、队伍光明”的“阳光纪检”要求,保持蓬勃朝气、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阳光纪检”形象,围绕市委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提供坚强保障。
二、专项行动内容
(一)建基地,打造“阳光文化”
1、完善机关文化建设。以“铁军护廉”“向阳而生”“执法如山”“铁面执纪”“利剑生辉”为主题,定制一批文创产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2、丰富中心文化建设。开展市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建设,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二)增活力,锻造“阳光队伍”
1、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分专题、分批次组织机关党员外出集中培训。
2、开展移动课堂教学。用好市内红色资源,开展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
3、开展全员培训。通过专题培训、业务研讨、实战练兵、以案代训等,提升干部说、写、干能力,提高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
4、开设“阳光纪检大讲堂”。由机关各单位负责人或业务骨干轮流讲授监督执纪、审查调查、公文写作、法律法规等纪检监察业务;邀请上级领导、系统外专家、高校教师等讲授政治、经济、社会、审计、法律等综合知识。
5、推行 “全员办案”专项计划。通过定期抽调机关、派驻机构缺失办案经验干部参与专案办理、专题培训、轮岗交流等方式逐步实现全员懂案、办案,打造专业化办案队伍。
6、开展家风教育。持续开展“清风扬眉·廉洁齐家”家风教育活动,教育管理好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7、开展“党员双示范”创建。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党员示范窗口”“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活动,实行流动挂牌制度。
8、开展特色文体活动。加强足球、篮球、羽毛球兴趣小组建设,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
(三)润清风,树立“阳光心态”
1、开设一个专栏。在眉山日报、清风扬眉网站开设“清风扬眉·向阳而生”专栏。开展主题报道,亮点集中宣传,推广品牌效应。
2、拍好一部专片。拍摄一部典型案件警示教育片,组织机关干部、家属认真观看,撰写心得体会。
3、组织一次旁听。结合重大典型案件办理情况,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旁听法院庭审,观看忏悔视频,畅谈旁听体会,发挥警示教育的震慑作用。
4、展演一场廉剧。组织机关干部观看一部优秀廉政主题剧。展示纪检监察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勇于激浊扬清、惩治腐败的光辉形象。
5、举办一场比赛。举办“清风扬眉·向阳而生”演讲比赛。
6、制作一本图册。制作2021年“清风扬眉·向阳而生”工作图册。
(四)重关爱,建设“阳光机关”
1、落实谈心谈话。实行岗位变动谈心谈话、调入人员谈心谈话等。
2、实施“五个一”关怀。通过发放一封慰问信、评选一次“阳光家庭”、慰问一批困难职工和援藏干部,传递组织温暖,激发奋斗激情。
3、强化后勤保障。落实文件流转、会务承办、档案管理、公务接待、财务管理等工作制度。
4、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树立重品行、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加大干部内外交流和多岗锻炼力度,积极选用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
5、开展心理疏导。定期邀请专家到机关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党员放下包袱,缓解思想压力。
6、深化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常态长效管理,通过 “双报到”、走基层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针对困难群众的关爱慰问、送医助学、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行动。
(五)纠作风,保持“阳光生态”
1、强化督办落实。完善市纪委常委会议定事项和领导审签事项督办落实举措,通过“清单制+责任制”实行台账管理,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
2、深化作风纠治。定期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进行“回头看”,发现问题列出清单、边查边改、主动整改。
3、强化内外监督。通过自查自纠、监督检查、特约监察员监督等方式,净化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朋友圈”。
4、实施“开门问计”。征集党员、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对纪检监察工作、市纪委监委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意见建议。
5、持续严防“灯下黑”。加大机关干部严管严治、自我净化力度,坚决防止“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