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中药材收获季,复兴镇的药材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机械往来穿梭,一根根“苦药材”破土而出,药农们忙着弯腰捡拾、细致分级,随后起身装车、运输,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在复兴镇山祠村种植大户山宇佳的农田里,她正忙碌地挖掘着川芎,并不时与身旁的村民交流。2015年起,山宇佳开始在村里承包土地种植川芎,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种植规模已达400亩。这片土地采用川芎和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当下正值川芎采收期,采收完毕后,水稻栽种工作也将马上展开,预计几天内就能完成川芎采收。
复兴镇农技人员刘泽军介绍,复兴镇近几年大力发展川芎和水稻的稻药轮作模式,种植面积约1万多亩。每亩川芎的产量大概在500斤至600斤,当下正是收获期,从4月底到5月中旬,完成川芎采收后紧接着种植水稻。
复兴镇地处岷江东岸,气候温润,水源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近年来,复兴镇紧紧抓住中医中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遇,以中药材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为突破口,凭借自然优势与资源禀赋,将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目前,复兴镇已在高塔村建成一个中药材深加工项目,还打造了4处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通过“合作社+大户”的模式,有力推动了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群众拓宽了致富增收渠道,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目前,全镇川芎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每亩年均产值约4500元。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复兴镇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不断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加强与药企的对接,拓展销售渠道,确保中药材产得出、卖得好。
复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带动全镇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