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就近务工,一年轻松赚了好几万元,明年要保持这个态势,争取再添置一台小车。”10月8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复兴镇高塔村8组村民王金容一家刚刚从外地旅游归来便立即召开“家庭会议”,开始筹划2022年的增收大计,依托村上的“四变”改革实现收入提升,成为“会议”主题。
10几天前,高塔村高调举行了以“百企联百村 共走振兴路”为主题的分红大会,公司和商会当场向354户村民兑现了74.3万元的分红现金,相比去年, 王金容一家今年每亩地的分红比去年增加了130元。
分红的增加,得益于“四变”改革,即高塔村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紧紧围绕全面盘活土地资源,从转变土地经营权整合思路着手,打破以往单纯就土地流转搞流转的传统方式,创新开展的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股民变会员的“四变”发展模式,此举走出了一条“百企联百村 共走振兴路”的企村共建新路子。
高塔村人多耕地少,在传统耕种模式下,呈现土地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现状。
如何立足土地有效增加村民收入? 2018年10月底,高塔村8、9、10组247户农户率先将870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230万元作为股金,与四川裕丰种业有限公司、眉山市鑫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高塔村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社联合成立四川福兴福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水稻制种、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和奶牛养殖等,股金占比分别为42%、33%、15%、10%,从此开启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新模式。今年随着当地商会换届,又将股民全部吸纳为了商会会员。
“相比原来的纯土地流转,我们村‘两委’在‘四变’改革中,更注重通过工商资本进村,带领大家规模化发展水稻制种、中药材、蔬菜、奶牛等种养业,把公司收益与维护村民和集体的利益紧密相连,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高塔村党委书记陈文利说。
据悉,该村在改革中成立公司后,将过去单纯的每亩年680元的租金收入,转变为“800元保底收益+公司盈利分红+闲置劳动力进入公司务工+惠农政策按份补贴到户”的收益模式。3年来,累计户均增收8000多元。
而在高塔村党委副书记、复兴商会会长、四川福兴福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国章看来,“公司之所以能将每年收益按42%比例作为入股村民的分红,每年收益分红的10%进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彻底打破过去传统土地流转业主赚大头、农户得小头的分配方式,就在于在改革中强化党建引领,激发了公司对广大村民股东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去年,四川福兴福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后,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和广大党员带头作用,通过资源整合,积极争取农业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为农业增产增效创造条件。
目前,公司股东发展到354户,其中前期已脱贫农户54户,作业农田1500余亩。2021年公司收入达150万余元,今年每户分红达930元。
“高塔村的‘四变’发展模式,正是全市工商联系统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在扎实开展‘百企联百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眉山市工商联党组负责人说。
据悉,截至目前,眉山全市共有203家企业(商会组织)参与,共联系159个乡镇、村,打造市级示范基地13个、示范村11个,从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就业、公益捐赠等方面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已投入资金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