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正山口村在暖阳的沐浴之下,依旧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座4年前由4个村落合并而成的小山村,如今已因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而焕然一新。快递超市、道德超市、橘香园餐厅等13种集体经济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集体经济收入从最初的18.5万元跃升至超百万的崭新高度。
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机遇,正山口村并未止步,而是开始探索以集体经济为基石,推动乡村治理向“数字化”“高效能”转变的新路径。
正山口村“五美乡村”数字平台。
小山村里“数字建设”有乾坤
今年4月,正山口村正式启动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不同于别处,正山口村有自己的“小心思”。
“我们与中国移动合作,在‘和慧村’小程序上,围绕我们村的一事一物建立了专属的数字化平台。”村“两委”干部会议上,村党委书记张文胜的建议得到了干部们的支持。
在随后的建设中,村委干部和各小组长通力配合,收集各类数据,整合天网、雪亮工程等多项资源,实现了一个平台提供农技课堂、随手拍、积分管理等多项服务的功能。平台上线仅一个月,就有超过1200名村民注册使用。
正山口村村委会附近,集体经济业态密布。
然而,数字化建设并非一帆风顺。74岁的张全龙大爷就遇到了使用困难,虽然村里网络越来越好,但他却不会使用。
针对“数字下乡”面临的农村老龄化这一难题,正山口村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通信服务站设立服务窗口,选派后备干部驻点,为老年人提供数字平台使用培训。同时,每月15号的党群活动日,村里会定期举办智能手机培训班,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山区地域宽广、交通不便、村民分散,我们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通过网络宣传、干部推广、设点服务、开展培训等方式,让数字技术深入山区,为村民带来便利。”村党委副书记闵锡钢表示。
挂钩“经济账”显智慧
数字平台搭建完成后,如何与乡村治理有效结合,激发村民的积极性成为关键。
为此,正山口村制定了一套《乡村治理积分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方案广泛征求村民意见70余条,经村民代表大会、村小组层层表决诞生,涵盖了爱国守法、共建共治、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张文胜表示。
积分管理以每个家庭为单位,每人基础分100分,加分按照积分细则执行,最终积分情况与村级集体经济年度分红挂钩。
“果园外的围墙倒塌了,影响大家的出行。”“原马桥主道路网线掉落,存在安全隐患。”……在数字平台“随手拍”界面,滚动播放着村民反映的各种问题。村民动动手指,可随时上传在村内发现的问题,村干部将立即核实处理。根据《方案》,每有效反映一个问题,可加5分。
“这个平台很好!不仅可以了解村上更多信息,办事更方便,还可以一起参与到村子建设中,享受村集体经济分红。”村民周丽芬说。
“前期,我们利用集体经济收入发展新业态,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未来将有很多分红机会,这也是解决集体经济分配难题的一次尝试。”张文胜表示,希望能够激励村民更加积极地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共治共享格局,共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