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办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聚焦14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大兴调查研究,其中第六点明确指出要重点关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内容。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者。想要探究基层治理就必须要深入一线、下到基层。
作为全省基层治理示范镇,东坡区多悦镇在系统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符合乡镇工作实际的基层治理路径,即“党建引领、平台搭建、队伍组建、品牌创建、系统构建”。
记者在深入走访中发现,推动该路径形成的关键,是多悦镇在2020年6月启动的机构编制“扁平化”改革探索。时至今日,改革刚好过去了3个年头。
3年来的实践证明,多悦镇的改革探索,实现了机构“平台化”、管理“扁平化”、人员“多能化”,基本解决了乡镇权责不清、管理层次重叠、运转效率低下等难题,提高了机构编制使用效益、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热情、推进了乡镇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提升了群众认可度和幸福感。
那么,多悦镇为什么要进行机构编制“扁平化”改革探索?期望达到什么目标?如何顺利推进?取得了哪些效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通过“解剖麻雀式”调研找到了答案。
一、改革是大势所趋 更是人心所向
2019年底,全省进行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简称“两项改革”)。
彼时,多悦镇综合办事机构、事业机构、派驻机构、挂牌机构等加起来有30个,机构冗杂、权责不清、效率低下、干部躺平等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如此一来,干部、群众都有微词。
“以前的便民服务中心办公环境糟糕,设备老旧、卫生条件差,大家都不愿意去。”多悦镇政府工作人员周月说,“就连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常以走村入户、外出办公为由而脱岗,导致被上级多次通报。”
今年33岁的熊志杰是多悦镇石马村村民,也是家里的“办事员”,亲戚朋友们各种需要到政府办理的业务都是他在包揽。在熊志杰看来,过去办事没有一个歇脚的地方,还经常找不到对口办公室,“尤其是在给新生儿上户口和办理参保登记时,要在派出所和镇政府之间来回跑,还要重新排队,耽搁时间,非常麻烦。”
基于上述原因,多悦镇党委、政府意识到,随着两项改革后行政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的增加以及管辖范围、服务对象的增多,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有机构合力不强会成为基层治理良性发展的掣肘。
多悦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尧在谈及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时也曾直言,在改革之初,人浮于事与无人可用的矛盾同时存在,具体表现为:不管是镇上还是村上都感觉人手不够用,都在想方设法招人,但招的人越多,不干事的人反而越多,以至于陷入“招来不少人,干事都缺人”的怪圈,造成编制资源低效和人员冗杂的恶性循环。
外因、内因使然,求变,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东坡区区域副中心镇,多悦镇如何在顶层设计框架内抢抓两项改革契机?该镇党委书记张凯说,改革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朝矛盾处发力,因地制宜的改革探索既是大势所趋、更是人心所向,唯有刀刃向内、先破后立、大胆实践,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2020年6月,经多悦镇党委研究,决定实施机构编制“扁平化”调整改革,走出了“扁平化”探索的第一步,将原有的30个机构调整为8个综合办事机构和4个直属事业中心,共12个部门,缩减率达60%。
二、聚焦堵点 深化改革
时间来到2021年6月,多悦镇实施机构编制“扁平化”调整改革已有一年。为准确掌握各部门运行状况,多悦镇面向镇、村干部和管理服务对象征求了意见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改革后主要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干部职工干劲仍然不足。“我在担任财政所副所长时,做的工作很基础、又单一,既没有挑战性,也不能锻炼个人综合能力,反而很消磨意志,让人没激情。”多悦镇副镇长沈梦霞回忆道。该镇组织宣统委员王宇霄则认为:“当时单位的奖惩机制还不健全,以至于个别干部不尽职、不担当,为‘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错误观念提供了滋生土壤。”
另一方面,个别部门职能划分不合理。该镇党建办主任黄玲介绍:“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以前不做宣传工作、只做文化工作,而党建办在负责宣传工作,但文化工作又离不开宣传工作,导致两个部门在实际运行中经常扯皮、合力不足。”该镇多悦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利超曾建议:“要厘清镇政府和场镇社区之间的职责边界,避免双方在场镇基础设施维修、农贸市场管理、卫生费收缴、占道经营备案等工作中做重复性工作。”付庙村水果加工厂老板赵德也说:“频繁执法检查使人头疼,有时候光是镇上的执法、环保和安全等检查,一天之内就有好几趟。”
为打通上述堵点,2021年7月,在眉山市委编办和东坡区委编办的指导下,多悦镇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全面实施机构编制“扁平化”改革试点。
此次试点,是机构编制“扁平化”调整改革的持续深化,具体做法是:保留党建办、经济发展办、社会治理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把财政所并入党政综合办,把社会事务办、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入便民服务中心,将宣传工作划归于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将环保和安全工作划归于综合行政执法办,成立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办,建立起“6办3中心”9大工作平台。
9大工作平台的建立,有效打破了条块分割、职能约束的壁垒,变分散运行为集成运行,使组织架构更加精干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在工作平台总体布局方面,主楼临街一侧是面对面服务群众的社会治理办和便民服务中心,主楼二层是其余7个工作平台,有效实现“一楼工作平台直面群众优服务、二楼工作平台纵横协作稳运行”,从而确保政府高效运转。
在工作平台权责边界方面,出台有《多悦镇工作平台职权职责清单》,明确了各工作平台的权责划分,对上完成工作平台与区级部门(单位)对应关系由“多对多”到“一对多”的转变,对内形成工作平台“受理、执行、督办、考核”闭环管理。
例如:综合执法办现在既要负责专项的综合执法工作,又要负责日常的安全、环保、街长制等工作,通过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减少了对企业的打扰,实现“只进一次门、完成多项工作”的目的。另外,综合执法办还通过打造“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能够足不出户完成道路交通、安全环保等工作的线上监管,加快推进监管执法信息化进程。现在,多悦镇辖区企业业主普遍认为,综合执法办这一工作平台的搭建,使得监督检查更加精准高效和立体便利了,再也不用一天接受多个检查了。
在工作平台人员管理方面,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最大限度降低内耗,发挥人员综合效能、切实调动不同类型编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例如:在对工作平台进行人员调整时,可以更加充分地考虑平台人数和年龄结构的影响,把合适的人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去。此次试点,多悦镇便将事业编制的童科兵安排到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办担任副主任,将行政编制的赵文韬安排到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担任负责人。对此,赵文韬感慨道:“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干部培养,尤其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作为9个工作平台中最年轻的负责人,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充满动力,我将充分发挥年轻人在新媒体运营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敏锐性和创造力,通过打造‘多多’‘悦悦’本土IP,助力全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工作环境改造提升方面,各平台结合自身属性,对内部进行了硬件升级、功能分区和亲民化改造。如今,改造后的便民服务中心总面积达280余平方米,拥有自助饮水机、中央空调、电视、免费WIFI、免费复印机等设施,增设了咨询区、休息区、自助服务区、公共服务缴费区和户政窗口,通过把全政府最好的环境留给办事群众,持续优化“一站式”服务,多悦镇便民服务中心获评四川首批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称号。
在工作平台日常运行方面,实行党委书记全面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平台负责人具体落实、其他干部AB岗分工,彻底消除一个部门多人分管现象,做到平台统一调度、人员统一使用、任务统一下达、目标统一考核“四统一”,在精简管理层级的同时确保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大幅提升了全镇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系统集成 协同高效
张凯指出,区域间城市间乡镇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干部队伍的竞争,核心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竞争。提升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是多悦镇机构编制“扁平化”改革探索中的重要命题。
多悦镇深刻把握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内涵,坚持系统思维,把机构编制“扁平化”改革探索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通过治理架构的现代化倒逼奖惩机制科学化、干部能力专业化,营造出“付出收获可预期、干好干坏不一样、奖勤罚懒有依据”的良好氛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基层的人浮于事、忙闲不一、主动性差等顽疾,实现了“千斤重担人人挑”。
据悉,多悦镇在2022年出台了《多悦镇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多悦镇干部晋升办法(试行)》等文件。截至目前,该镇已累计开展干部培训17次、覆盖2千余人次,完成干部转岗竞聘1人、职级晋升5人、职务晋升5人,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工作热情。
对此,黄玲颇有体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则,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就像去年分管领导休产假,镇党委安排我顶岗锻炼时,同事之间都能精诚合作、共同奋斗,不仅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还在东坡区文化魅力竞演、法治东坡主题征文等比赛中获奖,也使我个人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沈梦霞,“镇党委会每年都会根据不同平台、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分级分类开展培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正是得益于此,我从财政所副所长、党政综合办主任成长为副镇长以后,才能迅速地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助力多悦高质量发展。”
干部队伍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对于提升服务质量也是大有裨益。就拿直面群众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说,在通过统一培训后,全部完成了“一专一岗”向“一岗多能”的转变。现在,群众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医保缴费、就业登记等事项时,便可以“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
王宇霄介绍,“镇党委关于干部队伍建设所制定的各类制度,本质上都是在回应干部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近期,镇党委正在按程序进行干部职级晋升推荐工作,拟推荐两名优秀的中层干部从一级科员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充分体现了镇党委在选人用人中的鲜明态度,切实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得实惠、有盼头。”
目前,多悦镇在强化基层治理方面又出了一个实招,建立了多悦镇基础信息数据库,明确各工作平台在96项定时更新的数据外,不得要求村(社区)填报表格、提供材料,以便切实把村(社区)干部从繁杂的数据报送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发展、强治理。
“多悦镇机构编制‘扁平化’改革探索是全市统筹机构编制资源推进基层治理‘块统条推’工作体系的有益尝试,相关改革探索经验曾在全省乡镇党委组织委员示范培训班、全市以片区规划引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暨优化服务现场推进会上进行分享,累计吸引市内外30余家机关单位前来参观学习。”东坡区委编办主任刘正德表示,多悦镇真正实现以机构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助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采访后记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通过改革激发每一名干部担当作为的热情,多悦镇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开展市委学思想学报告学指示、比觉悟比担当比实绩“三学三比”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今年东坡区第四届职工运动会上,多悦IP人偶“多多”“悦悦”首次亮相,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好评,充分展示了多悦镇干部的活力与风采。